
|
【低碳转型要闻】 中美两国发布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
|

|
【油气市场】 欧佩克下调四季度石油需求预测 我国西南油气田今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寒潮后煤炭生产快速恢复 电厂存煤超过1.2亿吨 全国电力供应恢复常态化运行,能源供需紧张形势有效缓解
|

|
【新能源市场】 法国政府出台10项政策鼓励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旋式铸造单晶硅炉环境效益显著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十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
中美两国发布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来源:界面新闻)
11月10日,中美两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双方赞赏迄今为止开展的工作,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承诺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在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气候行动,确保实现既定温升目标,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两国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包括,21世纪20年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将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循环经济相关关键领域,如绿色设计和可再生资源利用;部署和应用技术,如碳捕集、利用、封存和直接空气捕集。(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
《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
11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推进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方案坚持“尊重规律、加快转型,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基本原则,部署了六点重点任务,一是保障国家资源能源安全;二是引导资源型地区创新发展;三是促进资源型地区协调发展;四是推动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五是加快资源型地区开放发展;六是支持资源型地区共享发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资源型地区着力稳定和促进就业,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使资源型地区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欧佩克下调四季度石油需求预测
11月11日,在能源价格飙升的情况下,欧佩克将其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预测下调了16万桶/日,原因是高能源价格抑制了经济复苏,预计石油使用量将会在2022年晚些时候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在2022年第一季度,季节性因素将促使全球对原油的需求下降到2681万桶/日,报告称,各成员国部长们表示,他们宁愿在产量上谨慎行事,因为市场可能会出现过剩。欧佩克将于12月2日举行会议,决定明年1月份的产量水平。欧佩克及其盟友(欧佩克+)“将继续定期审查市场状况,重申参与国对确保充足供应和支持维持全球石油市场稳定的承诺”。(信息来源:国际石油网)
我国西南油气田今年天然气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
11月10日,西南油气田天然气日工业产量达到1.0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1283万立方米,若按一个三口之家每天使用约1立方米天然气为平均值,可保证全国超三亿居民每天的用气需求。从去年建成我国西南地区首个300亿天然气战略大气区的圆梦之年,到今年全面推进“十四五”天然气大发展的开局之年,西南油气田吹响提速上产、提质增效的集结号。在确保新区快速上产同时,西南油气田紧紧抓住老区提高采收率的“牛鼻子”,大力实施气藏整体治水、产能维护、扩边挖潜等举措。截至目前,老区已实施采气工艺措施3124井次,增产气量16.81亿方,综合递减率控制在8%以内,天然气年产量稳定40亿立方米以上。(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寒潮后煤炭生产快速恢复 电厂存煤超过1.2亿吨
11月4日起,我国自北向南迎来强降温寒潮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对煤炭生产造成一定影响,11月6日全国煤炭产量跌破1100万吨,日产量下降100多万吨。发展改革委督促晋陕蒙等煤炭主产区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加强安全管理,加快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寒潮对稳产增产的影响。目前主要产煤省寒潮已基本结束,全国煤炭产量快速回升,11月7日-9日调度日平均产量达到1175万吨,已超过寒潮前几日平均生产水平,其中11月9日产量达到1182.5万吨,为近年来第三高位。
产运需各方积极应对恶劣天气给能源保供带来的影响,铁路、公路、港口主动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全力增加电煤供应,寒潮对电煤运输的影响正在逐步消除,电厂存煤水平继续提升。11月9日,全国统调电厂供煤大于耗煤再次超过150万吨,存煤突破1.2亿吨,较10月底增加超过1200万吨,可用天数提升至21天,发电供热用煤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全国电力供应恢复常态化运行,能源供需紧张形势有效缓解
随着煤、电、油、气、运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全国能源保供稳价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能源供需紧张形势有效缓解,全国电力供应恢复常态化运行。
截至目前,秦皇岛港存煤量、全国统调电厂存煤量达到常年正常水平,电厂发电出力明显增强。为保障电煤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推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煤炭主产区持续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9月以来,各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煤价。目前,煤炭价格也逐步回归合理水平。此外,为应对供暖季,天然气用量大幅上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企业进一步挖掘增产增供潜力,目前,全国各大地下储气库已完成注气,为冬季调峰保供做好了准备。(信息来源:央视网)
法国政府出台10项政策鼓励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据《费加罗报》报道,法国生态转型部长蓬皮利当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法国政府将出台10项政策,鼓励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如鼓励在荒地上发展光伏产业,力争今后每年新增光伏发电300万千瓦时等。
据法国电网公司数据,2020年法国光伏发电占比仅为2.5%。预计到2025年,法国将在公共用地上建设1000个光伏发电项目,到2028年法国光伏发电设备将是目前的三倍。(信息来源:商务部)
旋式铸造单晶硅炉环境效益显著
近日,在江西省新余市科技局组织的验收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领衔的专家组,对世界首创旋式铸造单晶硅炉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验收。验收结果表明,“铸锭单晶均匀生长炉研制及产业化”各项指标达到科技计划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其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同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我国是单晶硅生产大国,以2019年我国单晶硅产量23.8万吨为计,如果用旋式铸造单晶硅炉来生产,那么可以再减少383万吨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再造1万公顷森林。旋式铸造单晶硅炉的产业化推广利用,不仅可以提升我国光伏装备水平,大幅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对我国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十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11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十部门发布《“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在突出抓好工业清洁生产、加快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积极推动其他领域清洁生产、加强清洁生产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深化清洁生产推行模式创新5个方面共提出15条细则。《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
《方案》提出,目标到2025年,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清洁生产产业不断壮大。(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试点项目,这也是该技术在亚洲地区的首个试点。(信息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