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

|
【油气市场】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建设“左右开弓” 卡塔尔拒绝对俄罗斯油气产业实施制裁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德国计划年内停止从俄进口煤炭和石油 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开工
|

|
【新能源市场】 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开工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江西首个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落地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来源:发改委官网)
3月2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四五”期间指导我国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此规划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其信息量巨大、内容全面,任务详细,重点突出,特点鲜明。它的发布将有利于我国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力争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能源行业作为碳减排的主要领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本次发布的规划将“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作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准确回答了能源行业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减什么,怎么减;控什么、怎么控;用什么、怎么用;改什么、怎么改,建什么,怎么建”等现实问题。例如,在“清洁、低碳”方面,规划牢牢抓住“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个中心,提出源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网侧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荷侧强化节能降碳,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优化能源发展空间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乡村清洁能源保障;实施乡村减污降碳行动等。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道建设“左右开弓”
近日,巴基斯坦财政部长ShaukatTar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连接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的“巴基斯坦溪”天然气管道项目(以下简称“巴溪管道”)最终合作协议基本达成,这条贯通巴基斯坦南北的天然气管道即将迎来开建之日,该项目不仅进一步拉近了巴俄能源和经济关系,也为巴基斯坦推进与伊朗的跨境天然气管道合作铺平了道路。
伊朗已经开始考虑听从巴基斯坦的建议,加速打造连接伊朗和巴基斯坦的陆上油气管道,旨在打破美国的海上原油封锁。上述管道西起伊朗西部港口阿沙鲁耶,在伊巴边境南部进入巴基斯坦,经瓜达尔港直达巴基斯坦南部的Nawabshah,在此汇入巴基斯坦现有配气管网,全长超过1600公里,总投资约75亿美元,每日可输送大约10亿立方米天然气。(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卡塔尔拒绝对俄罗斯油气产业实施制裁
当地时间3月24日,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萨阿德·卡比表示,卡塔尔拒绝对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部门实施制裁,表示“能源应远离政治”,并强调完全禁止俄罗斯向欧洲出口天然气是“不现实的”。他还说,卡塔尔在俄乌冲突中没有“选边站”。
卡比同时表示,卡塔尔将与欧洲国家保持团结,完全履行相关协议,继续向欧洲输送天然气。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日前访问卡塔尔,寻求从卡塔尔进口更多天然气。卡比称,卡方尚未与德方达成长期能源合作协议,但两国正在就此展开磋商。
卡塔尔是全球最主要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其75%的产量销往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供应欧洲的仅有5%左右。随着乌克兰局势持续紧张,部分欧洲国家希望卡塔尔出口更多的天然气,以缓解欧洲面临的天然气短缺问题。(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德国计划年内停止从俄进口煤炭和石油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25日发布的一份计划显示,德国准备今年年底前停止从俄进口煤炭和石油,同时逐步减少从俄进口天然气,以降低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程度。
俄罗斯2月24日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西方多国对俄施加制裁。其中,美国宣布对俄实施能源禁运,停止从俄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英国则表示将在年底前停止从俄进口石油及石油产品。(信息来源:新华社)
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开工
3月2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召开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启动这两项重大工程的建设。
福州—厦门特高压工程总投资71亿元,计划于2023年建成投运。工程起于1000千伏榕城变电站,途经拟建的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止于厦门集美500千伏变电站。工程将新建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榕城1000千伏变电站、集美500千伏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建设双回1000千伏输电线路238公里。(信息来源:厦门日报)
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开工
3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举行开工活动,标志着国内储能配比率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青海海西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产业园区,规划面积约5.3万亩,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其中光伏160万千瓦、光热熔盐储能40万千瓦,储能配比率25%、储能时长6小时。项目采用了光伏发电、光热熔盐储能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建成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36.5亿度。(信息来源:证券时报)
江西首个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落地
3月26日,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成功签约水稻种植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这是江西省首个签约落地的农业碳汇项目。
九江市都昌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签约的水稻种植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依附于相应的水稻种植而又独立运行,不影响水稻种植,不会造成水稻减产或降低水稻品质。开发水稻种植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能够量化项目区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收益,产生的减排量通过碳市场交易,让种植户获得相应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都昌县以发展“绿色农业”为方向,与此相适应,建立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彻底转变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全县农业碳汇功能得天独厚,发展农业碳汇功能前景广阔。该县以“争创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县”为目标,水稻种植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顺利落户,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生态承载力支撑。(信息来源:央广网)
本期供稿:张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