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揭牌 |

|
【油气市场】 国家管网统一调度对油气工业意义重大 全球油气并购市场强势重启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国际市场疯狂“抢煤” 高煤价导致电厂亏损 需求侧管理水平决定煤电达峰快慢 煤电深度调峰助降碳一臂之力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完善价格机制 |

|
【新能源市场】 氢能产业链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预期 全年高景气有望延续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建筑节能降碳管控趋严 |
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揭牌

(信息来源:新华网)
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万象赛色塔低碳示范区揭牌暨新能源车项目交付仪式29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标志着示范区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为中老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揭开新篇章。
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致辞表示,依托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开展低碳示范区建设,是落实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两国环境部门的务实和担当。中方愿与老方继续携手,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切实造福两国人民,为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管网统一调度对油气工业意义重大
管道运输不只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在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产业布局上起重要作用,服务于宏观调控,又可通过统一调度实现资源实时调控。统一调度是实现全局优化的重要一步,体现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在国家管网公司组建后,优化不只在横向的互联互通、管网内优化,更给纵向的全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了可能。同时,管网的油气大数据有助于建设我国的“国际油气贸易市场”取得定价权,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信息来源:中国石油石化研究会技装委)
全球油气并购市场强势重启
美国能源咨询公司Enverus发布的油气业并购交易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油气领域并购市场同比增长4倍有余,其中1月更是创下近5年来最大的交易规模。同一时期,非洲、亚太等地也出现了侧重点各异的并购交易,而与油气相关的管道等中游资产以及仓储和油轮业务也都在进行整合。(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际市场疯狂“抢煤” 高煤价导致电厂亏损
近期,国际市场疯狂“抢煤”,让整个煤炭行业陷入“缺煤”恐慌。受此影响,国际煤价高位运行,进口煤价格高于国产煤,导致我国进口煤数量大幅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虽然市场供应已有所好转,但高热值煤供应增量有限。此外,进口煤数量大量下滑也影响了国内煤炭市场供应。
随着迎峰度夏用煤高峰的临近,加大煤炭供应刻不容缓。用煤旺季即将到来,进口煤缺口下电厂的补库存需求仍然存在,而随着长协定价新规落地、哄抬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明确,将切实维护煤炭市场价格秩序。(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需求侧管理水平决定煤电达峰快慢
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就开始控制新建煤电机组,先是“优化发展火电”,继而是煤电机组“上大压小”,然后是区域性“限批”煤电,再是“大力调整电力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用低碳绿色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目前,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政府对新建煤电机组的审批更是严上加严。但同时,由于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煤电装机容量在受限中仍持续增大。我国曾多次下决心严控新建煤电,但每次都因电力需求强势增加而不得不放松对新建煤电机组的限制。
为减少煤电供给量,支持煤电行业做好碳排放控制工作并早日达峰,有关各方应积极做好电力需求侧相关工作,抑制电力需求过快增长。同时,在提升用电效率、优化用电结构、革新能源利用方式、研发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方面作出新努力。(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煤电深度调峰助降碳一臂之力
随着越来越高比例的间歇性电源接入电网,电力系统对调节电源容量的需求陡增,煤电机组因此承担起调峰任务,也就是通过改变出力工况来适应负荷变化。机组调峰能力取决于锅炉对低负荷的适应能力,未来持续低负荷运行渐成常态,深度调峰是煤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最主要举措。(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建设统一电力市场需完善价格机制
“2021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推动电力市场改革的政策,无论是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角度,还是从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角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作为电力市场核心的价格机制。”近日,有发电企业相关人士表示。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电量占比提升,作为隐形成本的电力系统调节成本、备用成本和容量成本将明显上升,这部分成本目前多由煤电企业或电网企业承担,其合理性引发了广泛争论。在业内看来,完善电力市场价格机制,才能捋顺隐形成本,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信息来源:能源高质量发展)
氢能产业链多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介绍,目前,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在氢能制备方面,华北、西北等地区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20兆帕气态高压输氢和高压管输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氢能加注方面,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加氢站数量居世界第一,35兆帕智能快速加氢机和70兆帕一体加氢站推动加氢站技术获得突破;在多元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正稳步推进试点应用。(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预期 全年高景气有望延续
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光伏发电全面迈向平价时代,今年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市场预期。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当前光伏发电正在全面迈向平价时代。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和引导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地方省市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在同步跟进和落实。4月初,山东省表示将对省内2022年至2024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补贴;此前,广东省也曾明确对海风项目进行补贴。(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建筑节能降碳管控趋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从今年4月1日起,我国建筑将强制性要求实施碳排放计算。
当前,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占到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时不我待。
记者近日了解到,为落实《规范》要求,北京、浙江、贵州、新疆、深圳、成都等多地积极响应,对建筑领域碳排放指标提出明确要求,建筑领域碳排放研究工作有序开展。与此同时,低碳住宅、低碳公寓、低碳商业建筑、低碳校园等相继涌现,低碳化、零碳化已成建筑行业发展主流趋势。(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期供稿: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