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

|
【油气市场】 德总理府国务秘书:德国将很快摆脱对俄罗斯煤炭和石油依赖 油价二连降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山西持续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 江苏用电连续24天“过亿”
|

|
【新能源市场】 新技术提升高温下光伏电池转换效率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7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会上表示,上半年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11.2%和31.8%。
付凌晖在通报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私营企业增长4.0%。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1.2%、31.8%、19.8%。(信息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德总理府国务秘书:德国将很快摆脱对俄罗斯煤炭和石油依赖
据德媒报道,德国总理府国务秘书约尔格·库奇斯13日在悉尼表示,德国将很快摆脱对俄罗斯煤炭和石油的依赖。
据德国《每日镜报》报道,库奇斯当日在由国际能源署(IEA)和澳大利亚政府共同举办的能源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他指出,德国将从8月1日起不再进口俄罗斯煤炭,从12月31日起不再依赖俄罗斯石油。
库奇斯表示,这将从根本上改变德国的能源供应。此前,俄罗斯供应了德国所需煤炭和石油的各40%。“要摆脱这种依赖并不容易,但我们会在几个月内做到这一点。”库奇斯说。(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油价二连降
国家发改委7月12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7月1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360元和345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相关价格联动及补贴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
本轮成品油价格呈现“继续下跌”行情,国内油价迎来年内首次“两连跌”,年内的第三次下调。本轮下调落实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每升价格降至9元以下,重回“8元时代”。(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
山西持续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
山西近日出台的《关于促进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山西将继续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优化煤化工产业布局,到2025年,全省煤化工产业产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
为此,《意见》制定了加快传统煤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焦化化产深加工产业链条延伸、规范化工园区发展、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等六方面重点任务。(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江苏用电连续24天“过亿”
7月12日13时10分,江苏电网调度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这意味着江苏电网调度用电负荷连续24天达到1亿千瓦以上。目前,江苏电网运行平稳。
6月17日,江苏电网调度最高用电负荷今夏首次突破1亿千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多措并举,全力保障高负荷下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一方面密切关注用电需求和气候变化,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各类设备运维管控,及时发现并治理发热、超重载、电压异常等问题,切实提高设备健康运行水平。(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新技术提升高温下光伏电池转换效率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开发出一种光伏转换器两面冷却的高效方法,有望在高温下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这一成果可用于炎热的国家。
光伏转换器由串并联连接的硅电池组成,可产生12~24伏特的电压。电流值取决于进入太阳能光伏转换器的太阳辐射强度,其峰值功率取决于环境温度。乌拉尔联邦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太阳能光伏转换器的效率提高到10%~12%,而到目前为止,环境温度每升高20℃,效率就会降低0.4%~0.5%。
乌拉尔联邦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利用铝翅片和相变材料(石蜡)的组合来冷却光伏转换器,这一方法使得在高温赤道国家提高光伏电池效率成为可能。此外,他们还利用超声波加湿器和铝翅片的组合为光伏转换器面板高效降温。(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9日通报,2022年上半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环境空气状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84.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下降4.1%。
在水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5.7%,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1%,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地下水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状况、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期供稿:刘俊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