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
|

|
【油气市场】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生产油气突破千万吨 “北溪”管道泄漏事故,最新后续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全球能源危机刺激需求 美国煤炭价格涨破200美元大关 投产!世界单机规模最大!
|

|
【新能源市场】 山西力争2025年风电装备产业链总产值超千亿元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采用清洁取暖全力解决季节性污染问题 |
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

截至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149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3.65%。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926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0.56%。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371.3万辆,同比增加184.2万辆,增长98.48%,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21.34%。今年第三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达149.5万辆,月均新注册登记量49.8万辆明显高于上半年的月均37万辆。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12亿辆,其中汽车3.15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99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61亿人。
全国有82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6个城市,38个城市超过200万辆,2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北京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苏州、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信息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网站)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生产油气突破千万吨
中国石油9日宣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我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标志着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富满油田所在的塔里木油田是我国第三大油气田和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地。今年前九个月,生产油气2469万吨,同比净增百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溪”管道泄漏事故,最新后续
瑞典安全局10月6日宣布,该局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点的现场调查已完毕,瑞典附近的“北溪”管道泄漏点周围海域已被解封。
瑞典安全局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该局负责对“北溪”管道泄漏事件进行调查,并由一名检察官领导。目前现场调查工作已经完成,对该海域的封锁已解除。
公报说,瑞典安全局自上周末开始的现场调查表明,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管道造成了严重破坏。该局将对在现场采集到的材料进行处理和分析。安全局认为现场调查“增加了蓄意破坏的嫌疑”。
瑞典5日拒绝了俄罗斯参与“北溪”管道泄漏事件调查的要求。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9月30日对媒体表示,俄方正在对“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发生损坏进行调查。俄方已有的材料显示,这起事件背后有“西方痕迹”。(信息来源:新华社)
全球能源危机刺激需求 美国煤炭价格涨破200美元大关
周一,美国煤炭价格首次突破200美元大关,原因是全球能源危机推高了对这种化石燃料的需求。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的当周,阿巴拉契亚中部的煤炭现货价格升至每吨204.95美元,为200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煤炭仍是美国发电厂的主要燃料,不断飙升的价格将加大美国家庭的压力,创纪录的高电费已经让人叫苦连天。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援助主任协会的数据,全美约有2000万户家庭(约六分之一)拖欠了公用事业账单。
与此同时,煤炭生产商正在满负荷运转,几乎没有能力提高产量。即使可以,拥堵的供应链意味着他们将难以运送任何额外的供应。这些因素也给房价带来了持续的上行压力。在美国、亚洲和欧洲,房价都已飙升至创纪录水平。(信息来源:金融界)
投产!世界单机规模最大!
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9月30日在河北张家口顺利并网发电。
该示范项目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提供,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2021年12月完成设备安装及系统集成,总规模为100MW/400MWh,核心装备自主化率100%,每年可发电1.32亿度以上,能够在用电高峰为约5万户用户提供电力保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9万吨,是目前世界单机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张家口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大规模储能系统运行新模式及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有力推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商业化发展进程,对能源革命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推动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山西力争2025年风电装备产业链总产值超千亿元
为加快建设山西省风电装备产业链,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山西省工信厅印发《山西省风电装备产业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风电装备产业链规模显著增长,总产值超1000亿元;链上企业发展壮大,形成1-2家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6-8家超50亿元、15家以上超10亿元企业;产业链条自主可控,风电装备本土配套率和链上企业配套率均实现由20%逐步提升到80%;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形成立足山西、辐射全国的现代风电装备产业体系。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山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889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34.3%,比2012年底增长了7.6倍。其中:风电装机2123万千瓦,比2012年末增长近9.7倍,年均增长26.8%;光伏装机1458万千瓦,比2012年末增长近971倍,年均增长99%。(信息来源:央广网)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采用清洁取暖全力解决季节性污染问题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强首府”的重要举措,持续攻坚。通过热电厂挖潜增效、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方式,累计新增清洁供热能力4220万平方米;城区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清零”;特别是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煤改集中供暖”等方式完成禁燃区内214个村、13万户的燃煤散烧治理任务。通过努力,全市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在2021年-2022年供暖季,全市空气优良天数148天,达标率81%,较2020年—2021年供暖季增加27天,达标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
2022年4月,呼和浩特市成功申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获得国家3年2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也为推进清洁取暖注入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呼和浩特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制定,突出减污降碳、突出居民可承受,按照“宜热则热、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的原则,在2024年实现城区、县城、农村平原地区清洁取暖率100%,全面解决季节性污染问题。
市住建局表示,下一步,将以现代化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指导,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为重要抓手,聚焦主责主业,对标部署要求,主动自查自改,全面推动相关工作。(信息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本期供稿:刘俊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