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Low-carbon Weekend News  >>  正文

COP27联合报告呼吁每年投入2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

【低碳转型要闻】

COP27联合报告呼吁每年投入2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


油气市场

IEA:10月全球石油供应增加

中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开始今冬采气


煤炭与电力市场

俄罗斯2023年第一季度免征煤炭出口税

瑞典国家电网不愿承诺更多电力支持


新能源市场

国家电投首台海上风电区域定制化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三部门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 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超过24%



低碳转型要闻

COP27联合报告呼吁每年投入2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

                           

据埃及媒体当地时间11月8日报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主席国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26)主席国编写的联合报告,呼吁每年投入2万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遏制全球变暖并应对其影响,直到2030年。

这份题为“为气候行动融资”的报告称,其中的一万亿美元应该来自富裕国家、投资者和多边开发银行,另外的一万亿美元来自当地公共资源和私营机构。该报告还确定了联合国气候谈判中需要投资的各个领域,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未来的气候影响,以及补偿一些国家已经遭受的和不可避免的损害。

报告强调,发达国家政府提供的赠款和低息贷款应从目前的每年约300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600亿美元。报告指出,资金来源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防止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油气市场


IEA:10月全球石油供应增加

据阿纳多卢新闻11月15日消息称,国际能源机构(IEA)周二在其月度石油市场报告中称,10月全球石油日供应量增加41万桶,至1.0166亿桶。然而,欧佩克集团的原油日产量在10月下降到2980万桶/天,与上月相比减少了约3万桶/天。

根据该报告,从5月到10月,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320万桶/天,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产量都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尽管预计产量会下降,但IEA预测,在2022年剩余时间,全球产量将超过需求。(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中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开始今冬采气

11月19日,地处天山北麓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 HUHWK4 井采气阀门缓缓开启,清洁的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标志着呼图壁储气库正式开启今冬采气运行。

储气库有天然气 " 粮仓 " 之称,早在2011年,中国石油就率先开展国家第一批商业储气库选址建设,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是2013年第一批投产的商业储气库,自2013年6月正式投运,至2022年11月,已累计注气184.8亿方,累计采气130.8亿方,总注采吞吐量315.6亿方。

据悉,呼图壁储气库作为地下储气库,具有储藏量大、调节工作气量大、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外输天然气除了保障乌鲁木齐、昌吉等新疆北部城市以外,还被输送到北京、上海等城市,保障企业生产、民众生活需要。(信息来源:中新网)


煤炭与电力市场


俄罗斯2023年第一季度免征煤炭出口税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明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将免征煤炭出口税。与此同时,俄财政部将对煤炭市场进行监测,并根据第一季度的监测结果决定是否恢复征税。

俄罗斯财政部副部长萨扎诺夫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2023年初开始对动力煤和炼焦煤免征出口税,但是要继续征收矿产开采税。据称, 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俄将提高无烟煤、炼焦煤和动力煤的矿产开采税率,这将为政府预算带来144亿卢布的收入。

根据规定,俄动力煤和炼焦煤出口税的起征点分别为离岸价格每吨150美元和每吨170美元,税率为40%。最近几个月,俄罗斯煤炭出口价格低于关税起征点,有些地区煤炭出口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信息来源:新华财经)

瑞典国家电网不愿承诺更多电力支持

瑞典国家电网(Svenska kraftnät)不愿承诺在冬季或2023 年提供更多电力支持。国家电网电力市场部门负责人Malin Stridh表示,因为电价和电力瓶颈费用预测的极大不确定性和所涉地域的广泛性,公司不确定提出的措施能否覆盖电力需求,需要首先观察电力流入量,然后再决定可以在2023年提出哪些措施。国家电网正在提交对之前的提案和申请的补充,该申请旨在从2022年流入的大量瓶颈费用中向瑞典南部和中部的电力补贴大约550亿瑞典克朗。它正在由能源市场监察局处理,预计很快将做出决定。预计约500万电力客户,包括家庭、公司、协会、组织和市政当局将在2023年初收到金额,这是对2021年10月至今年9月期间高电价的补贴。上届政府下达的任务还包括提出2023年的瓶颈费用的用途,例如是否也应被补贴给电力用户,但国家电网目前尚未提出此类建议。(信息来源:商务部)


新能源市场


国家电投首台海上风电区域定制化风电机组成功下线

11月13日,由国家电投上海能科(风电产业创新中心)牵头承担研发任务的海上风电区域定制化风电机组——国车1号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射阳正式下线。该机组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最优目标,充分考虑项目海域风资源特点,是基于模块化设计和先进研发平台而精心研发的区域定制化海上风电机组。该项目为集团公司2022年登高任务,机组的成功下线,标志着登高任务的阶段性胜利。

本次下线的海上风电机组实现了功率等级8-12MW的全覆盖,叶轮直径达到225米,其扫风面积约4万平方米,相当于约5.6个标准足球场。平台化产品可根据不同海域的特定条件,开展区域定制化的开发配置,实现收益率最优和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的最低。该机组拥有高效的发电性能,在额定风速下,每转动一圈可发电22度,单台每年可输出约5000万度清洁电能,按照普通家庭正常用电,单台机组每年发电可满足约2.5万户的用电需求,可减少1.46万吨的燃煤消耗以及减少3.6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信息来源:国家电投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三部门提出力争“十四五”期间 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超过24%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但受产业规模大等影响,碳达峰、碳减排任务依然艰巨。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提出了2025年前和2030年前的阶段性目标。其中,“十四五”时期是有色金属行业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的关键时期,实施方案明确,2025年前,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本期供稿:刘俊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