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开工
|

|
【油气市场】 欧佩克上调今年原油需求预期 EIA预计3月份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商务部:中国对煤炭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 山西首批15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
|

|
【新能源市场】 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停售新燃油车议案 |
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开工

2月16日,中国石化在北京、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三地举行启动仪式,宣布中国石化在内蒙古第一个绿氢示范工程——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风光融合绿氢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开工。项目利用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年制绿氢3万吨、绿氧24万吨,就近用于中天合创鄂尔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降碳减碳。该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我国乃至全球的绿氢产能,是目前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将有力推动绿氢产业链发展,推进我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欧佩克上调今年原油需求预期
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以及中国经济复苏可望提振全球原油需求,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上调了对今年原油需求的预期。在2月14日发布的月度报告中,欧佩克将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的预期提高了10万桶。这个总部设在维也纳的产油国组织表示,面对利率上升和通胀加剧的影响,主要经济体表现出的韧性超出预期。强劲的消费开支提振了经济前景,通胀目前也显示出降温迹象。欧佩克对中国的预期也比此前的报告更为乐观,称中国复苏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连锁反应。(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网)
EIA预计3月份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将创历史新高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周一在其月度钻探生产率报告中表示,预计今年3月份美国七大页岩盆地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将升至历史新高。EIA预计,3月份页岩盆地的原油产量将增加约7.5万桶/天,达到创纪录的936万桶/天。美国最大的页岩油盆地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二叠纪盆地,预计3月份产量将增加约3万桶/天,达到创纪录的568万桶/天。在北达科他州和蒙大拿州的巴肯地区,3月份原油产量将增加约2.1万桶/天,至120万桶/天,为2020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得克萨斯州南部鹰福特地区3月份的原油产量将增加约4000桶/天,至118万桶/天,为2020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信息来源:油气新闻网)
商务部:中国对煤炭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
2月16日,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关于澳洲煤炭的进口手续问题,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中国对煤炭进口实行自动许可管理。企业根据生产需要、技术变化、国内外市场情况等,自主决定采购进口煤炭,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中澳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双方经济结构高度互补,双边经贸合作互利共赢。当前两国经贸关系正面临重要窗口期,双方应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注入更多积极因素。(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山西首批15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
2月13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下称“国网山西电力”)获悉,山西完成首批9家售电主体申报的15家虚拟电厂建设,共聚合容量184.74万千瓦,可调节容量39.2万千瓦,在电力供应紧张时期,每天可释放出156.8万千瓦时电量,可满足22.4万户家庭的日用电需求。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散在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能源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投用
日前,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大连自贸区正式投入使用,为解决目前氢能发展面临的运输、存储难题提供了新路径。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是由大连盛港综合加能站升级而来,占地面积仅64平方米,场地利用率为全国最高。在站内制取的氢气可以直接进行加注,一小时的制氢量可以加满三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而且生产过程中无固体废弃物影响、无废水外排、无尾气污染。甲醇制氢是制氢的一种技术路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生产国,占全球甲醇产能的60%,甲醇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常温常压下作为液体便于储存和运输。但是,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是目前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信息来源:央视网)
欧洲议会通过2035年停售新燃油车议案
当地时间2月14日,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根据欧洲议会网站消息,在340票赞成、279票反对和21票弃权的投票结果支持下,欧洲议会批准了这项议案。按照协议,到2030年,所有新上市的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碳排放水平须比2021年分别减少55%和50%,到2035年均减至零。这意味着由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驱动的车型从2035年起将无法在欧盟上市。(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本期供稿:张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