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Low-carbon Weekend News  >>  正文

博鳌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圆满结束

【低碳转型要闻】

博鳌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圆满结束


油气市场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德国监管机构呼吁节约更多天然气


煤炭与电力市场

我国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

推动电力数据社会化共享应用


新能源市场

浙江“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河南、贵州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低碳转型要闻

博鳌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圆满结束  

                           

3月22日至23日,2023年博鳌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以“开放·合作·共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绘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蓝图,展望全球能源电力合作未来,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油气市场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方案》提出,到2025年,大力推进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陆上油气勘探开发自消纳风电和光伏发电,风光发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德国监管机构呼吁节约更多天然气

德国能源监管机构警告称,如果德国想要避免下一个冬天出现能源危机,企业和家庭将需要进一步减少天然气的使用。据媒体周四(3月23日)报道,德国联邦网络局局长Klaus Müller表示,德国的能源危机“还没有结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下里的这个冬天是否会比去年更冷。2023-2024年冬天将是德国第一次完全没有俄罗斯管道天然气的冬天,而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预计也不会显著增加。此外,Müller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快于许多人的预期”,天然气需求会上升,这将会对其价格产生影响。(信息来源:财联社)

煤炭与电力市场


我国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

3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确定国务院2023年重点工作分工。会议决定,延续和优化实施部分阶段性税费优惠政策,以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包括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将减半征收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减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将减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所得税政策、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今年底前继续对煤炭进口实施零税率等。以上政策预计每年减负规模达4800多亿元。会议要求,要做好政策宣介,积极送政策上门,确保企业应享尽享。(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推动电力数据社会化共享应用

目前,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支撑服务的“一网统管”风险防控与应急指挥平台正在持续开发运营中,为安全监管提供新助力。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2022年,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3家试点“数据经纪人”的企业之一。“数据经纪人”是在政府监管下具备开展数据经纪活动资质的机构。目前由广州市海珠区政数局提出的“数据经纪人”已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新能源市场


浙江“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

据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目前浙江全社会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3000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比例超四分之一。“仅一年时间,浙江‘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就从约2200万千瓦增加到3000万千瓦,增长近四成,为浙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国网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陈文进表示。(信息来源:新华社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河南、贵州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3月22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河南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

3月23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力争达到21.6%,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信息来源: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本期供稿:张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