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

|
【油气市场】 我国今年1-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0.9%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再添新气田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中国神华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9.2% 菲律宾能源监管委:未来几月电价或下降
|

|
【新能源市场】 浙江清洁能源装机首超煤电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青海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印发 |
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制定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一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一批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若干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政策、商业模式和监管机制逐步完善,为重点领域降碳探索有效路径。到2030年,通过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带动引领,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模式基本成熟,相关支持政策、商业模式、监管机制更加健全,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信息来源:中国经济网)
我国今年1-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0.9%
8月25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原材料行业稳增长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邢涛介绍,1月—7月,原油加工量累计达4.3亿吨,同比增长10.9%。邢涛介绍,石化化工行业2022年增加值占工业的14.7%,占国内生产总值约4.9%,行业平稳增长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工信部)
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再添新气田
8月21日,中国石化发布消息,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大突破,由勘探分公司提交的巴中气田首期305.5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审定,标志着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再添新气田。该气田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川东北地区致密砂岩良好的勘探潜力,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神华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9.2%
8月25日晚间,煤炭龙头企业中国神华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4.42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332.79亿元,同比下降19.2%。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中国神华表示,主要系受煤炭价格下行、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同比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煤炭行业营收实现1.77万亿元,同比下降12.6%,结束了2021年至2022年连续两年的正增速。在此背景下,多家煤炭上市公司业绩也纷纷下滑。(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菲律宾能源监管委:未来几月电价或下降
菲能源监管委员会表示,由于全球煤炭价格回落以及批发电力现货市场(WESM)费率下降,菲电价未来几个月将会下降。据马尼拉电力公司消息,2023年8月,菲家庭用电价格为每千瓦时10.8991比索。能源部预测,今年下半年吕宋电网的电力储备不会短缺,维萨亚电网可能会在当日下午的用电高峰时段收到黄色和红色警报。(信息来源:商务部)
浙江清洁能源装机首超煤电
截至7月底,浙江清洁能源装机达5751万千瓦,约占浙江电力装机总量的46%,超过同期浙江传统发电主力——煤电机组装机。这是浙江清洁能源装机首次超过煤电机组。国网浙江电力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每年通过特高压输电工程输入省外来电约1000亿千瓦时,消纳省内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近500亿千瓦时,以上电量约占浙江全社会全年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信息来源:新华社)
青海能源领域碳达峰方案
8月23日,青海省能源局印发《青海省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推进新型储能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合理布局一定规模电化学储能电站,推动电源侧、电网侧百万千瓦级化学储能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水平,实现电力系统中短周期储能调节。开展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试点,探索发电企业、第三方储能运营企业联合投资电网侧共享储能运行模式,推进商业化发展。(信息来源:青海发改委)
本期供稿:张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