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

【低碳转型要闻】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


油气市场

下半年全球石油或迎供应短缺

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


煤炭与电力市场

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创历史新高

法国电价8月1日起将上涨10%


新能源市场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在京举行



低碳转型要闻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 

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信息来源:中国政府网

油气市场


下半年全球石油或迎供应短缺

7月21日国际油价上涨 本周实现连续第四周上涨!原油市场方面,俄乌局势、美国石油库存下降等因素,使得投资者预计,全球石油供应可能会逐渐趋紧,国际油价周五上涨。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77.07美元,涨幅为1.88%;9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81.07美元,涨幅为1.80%。本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全球石油供需基本面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进入供应短缺的格局。另一方面,“欧佩克+”已准备好随时进一步缩减产能,来应对需求不振的情况。受上述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本周实现连续第四周上涨,其中,纽约油价上涨2.19%,布伦特油价上涨1.50%。(信息来源:央视财经)

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

7月20日,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开钻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这是继塔里木盆地“深地塔科1井”后我国开钻的第二口万米深井。“深地川科1井”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主导实施,设计井深10520米。该井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潜伏构造,区域超深层叠置多套优质储层,成藏条件优越,一旦成功将有望发现新的超深层天然气增储目标区。万米深地油气钻探是全球油气勘探领域的“超级工程”,已成为衡量工程技术与装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来源:新华社)

煤炭与电力市场


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历史新高

7月18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7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表示,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吨的历史新高,能源供应保持稳定,特别是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法国电价8月1日起将上涨10%

当地媒体7月18日报道,法国电价8月1日起将上涨10%,标志着政府对电力的管制售价正在逐步解除。此次电价上涨将会影响家庭住户和小型企业,平均每年的额外电费支出将达到约150欧元。根据此前数据,法国家庭住户和小型企业年均电费支出为1700欧元,电费上涨后将达到年均约1850欧元。(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新能源市场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

据国家能源局7月19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稳定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水电装机4.18亿千瓦,风电装机3.9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4.71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3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3亿千瓦,达到13.22亿千瓦,同比增长18.2%,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对话在京举行

经中美双方商定,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于7月16日至19日访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克里举行会谈,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参加。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性挑战深入交换意见。双方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两国携手合作应对该挑战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围绕落实《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就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加强对话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对话。(信息来源:生态环境部)







本期供稿:张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