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领域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战略目标,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级各类决策者的参与与配合,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是前所未有。

北航“低碳治理与政策智能实验室”设有六大研究中心,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针对我国能源战略与政策研究中的科学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理论和研究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在能源经济、能源技术、能源安全、能源环境、能源政策等领域进行情景预测、能源系统分析和政策模拟研究,支撑中国能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对外合作,服务国家“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战略。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能源需求预测、能源政策建模方法、重点行业能源效率评估、能源安全评估方法、国际能源市场(石油、天然气)风险管理机制、居民消费行为等。

能源转型研究中心

旨在解决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所具有的复杂度高、非线性、多主体、多目标、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和挑战,聚焦于技术、管理与政策的综合优化,研究各类能源技术的演化轨迹及其在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生成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多维情景和转型路径,评估能源转型的社会经济影响,形成碳中和目标下经济可行、稳健可靠的能源转型路线图,为我国能源转型相关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综合评估模型(IAM)、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电力系统规划与调度优化、能源资源系统优化、经济—能源—环境—健康系统耦合等。

碳足迹与行业减排研究中心

针对双碳目标下关键行业和产业链如何实现低碳转型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重点行业(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的低碳技术演进与替代路径,研究人口、经济增长和消费模式变化对关键产品需求的影响机制,刻画双碳目标对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影响,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角度探索重点行业深度脱碳的路径选择与激励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代表性工业产业产品(如汽车、电池、风机、光伏板)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方法、高耗能行业减排路径、车网互动建模与灵活性资源评估、电力行业-算力产业协同优化布局等。

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

    力于对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发展和政策实践进行研究,覆盖绿色金融、气候金融、能源金融、健康金融、科技金融、转型金融等多个方面,积极推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和优秀人才培养,同时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组织等提供信息咨询和决策参考,服务于中国未来金融体系建设与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发展、转型金融与高碳产业低碳转型、碳金融与碳市场、气候金融与气候政策、大数据与能源金融、科技金融与“科技—产业—金融”发展、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等。

绿色航空研究中心

以推动中国航空业绿色发展为宗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面向国际航空研究学术前沿,目标打造国际高端航空研究智库,服务国家碳中和、民航强国发展战略,为中国航空业在碳中和时代的发展提供政策和策略建议,为航空业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性咨询服务。具体研究方向包括航空碳排放测算方法、航空业环境影响、航空业环境治理机制设计、航空高铁竞争、绿色航空产业链发展策略、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发展策略、低空经济领域行为实验研究等。

低碳数据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

    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低碳治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解决低碳治理中的复杂问题。中心聚焦于低碳领域的大数据建模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以及智能技术的推广及应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大数据支持和技术解决方案。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碳交易沙盘模拟及行为实验、基于微观行为数据的碳市场机制的优化设计、面向低碳治理的决策支持系统研发、低碳大数据可视化建模分析、智能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知识图谱等)在低碳领域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