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清洁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加速碳减排
|

|
【油气市场】 委内瑞拉原油产量连续三个月增长 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山西首个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建成 雅砻江流域发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

|
【新能源市场】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160.3万辆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全国首个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发布 |
清洁能源技术广泛应用加速碳减排
近日,国际能源署发布《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和《清洁能源市场监测》两份报告。该机构在这两份报告中指出,得益于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和电动汽车等技术快速推广,2023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低于2022年。报告认为,如果没有清洁能源技术,过去5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量将是现在的3倍。国际能源署指出,全球清洁能源发展仍不平衡。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继续大幅领先,2023年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占全球新建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站的90%,以及电动汽车销量的95%。(信息来源:人民网)
委内瑞拉原油产量连续三个月增长
3月13日,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的报告,委内瑞拉2月份原油产量实现连续第三个月增长。报告表示,根据二级来源数据,委内瑞拉原油产量在今年2月达到每日82万桶,而1月份为80.4万桶,2023年12月为78.2万桶。根据直接来源数据,该国2月原油产量达到每日87.7万桶,分别超过1月份和12月份的84.1万和80.2万。欧佩克官方平均数据显示,委内瑞拉的原油产量呈现缓慢但持续的恢复趋势。根据二级来源和直接来源数据,2023年委内瑞拉原油平均产量为每日74.9万桶(二级来源)/78.3万桶(直接来源),而2022年平均产量为每日68.4万桶(二级来源)/71.6万桶(直接来源)。(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
3月12日,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个千亿方海相大气田——川西气田全面建成投产,年产能20亿立方米天然气、13万吨硫黄,为我国西南地区及川气东送沿线提供更多清洁能源。四川盆地蕴藏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西南石油局研究人员于2014年在潮坪相新领域发现了川西气田,提交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实现川西气田整体探明。“川西雷口坡组潮坪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获评中国地质学会2021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多年来,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持续推进油气开发,先后建成普光和元坝两个动用储量超千亿方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建成我国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和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目前,中国石化在四川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年产达到260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天然气超2000亿立方米。(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山西首个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建成
近日,山西省煤炭工业互联网智算平台在山西联通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强大的算力能够支持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及推理。该平台为山西最大、全国产业化的智算中心,是山西目前唯一的垂直行业类智算中心。该智算中心由中国联通与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是全国首个专属煤炭行业的能源智算中心,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本次建设的能源智算中心是中国联通的全国重点行业云池,打造低碳环保智算中心,是山西省打造的煤矿智能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山西省作为能源大省产业转型的重要一步,将自身IT能力推向全国的一步。(信息来源:人民网)
雅砻江流域发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3月14日,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的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8亿吨,相当于800多万公顷人工林的固碳量。截至目前,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已投产7座大型水电站、5个风光新能源项目,总装机近2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900亿千瓦时。这些清洁电能,只需3到5毫秒就可“闪送”至川渝、华东和华中等地的电力负荷中心。雅砻江流域水风光资源得天独厚,干流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约3000万千瓦,两岸风能、太阳能资源超6000万千瓦,抽水蓄能超1000万千瓦,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总规模超1亿千瓦,是世界最大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基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正全面推进,基地本阶段规划装机7800万千瓦,其中水电和抽蓄约3900万千瓦,风电、光伏约3900万千瓦。按照规划,2035年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年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信息来源:新华网)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召回160.3万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2023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通告》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共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72次,涉及车辆160.3 万辆,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23.8%。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2.3%,创历史新高。实施远程升级 (OTA)召回6次,涉及车辆117.3 万辆,同比增长32.2%,OTA逐渐成为汽车召回实施的重要方式。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新高,新能源车增速较快,消费品市场持续稳步发展。市场监管总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强缺陷汽车和消费品召回管理,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和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来源:新华社)
全国首个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发布
3月13日,全国首个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发布,象山县一家企业认购的422.5吨蓝碳生态价值产品存入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实现了浙江省首单“蓝碳+产权+司法”交易。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象山县蓝碳生态碳账户由象山县联合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共同设立,整合了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厦门市两地蓝碳市场供需资源,旨在服务蓝碳生态产品开发、登记、交易、核销、应用的闭环管理,进一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象山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账户还将针对外向型企业、上市公司、工厂园区、金融机构、大型活动等嵌入多元化双碳应用场景,开发碳普惠项目、海洋产品碳足迹、蓝碳数据产品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让海洋碳汇“软资产”转化为海洋经济“硬效益”。(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期供稿: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