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欧盟航空业被控“洗绿”
|

|
【油气市场】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出售近100万桶汽油储备 俄罗斯决定临时恢复汽油出口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前四月原煤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增长14.1%
|

|
【新能源市场】 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开展 |
欧盟航空业被控“洗绿”
近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最新声明称,欧洲20家航空公司存在“具有误导性的绿色宣传”,可能通过额外收费等方式侵害了消费者权益,在收到“欧洲消费者协会”警示后,欧盟委员会将对这些航空公司发起“反洗绿”调查。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与其他高碳排放行业一样,全球航空业同样做出了净零排放的承诺,“碳中和航班”“绿色飞行”等概念随之兴起,然而,航空公司声称的减排,实际效果却屡遭质疑,业界普遍认为,航空业要真正实现减排还面临重重考验。近年来,“碳中和航班”成为航空业“热词”,各大航空公司均推出“和我们一起碳中和飞行”等宣传标语。例如,2023年底,英国维珍航空公司宣布,仅使用可持续燃料完成了伦敦到纽约的航行,这也被视作“全球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碳中和航班”。在宣传的同时,各航空公司也纷纷向消费者表示,可通过支付额外费用支持零碳事业,鼓励消费者付费“补偿碳排放”。不过,“环保航班”的实际效果却遭到质疑。在消费者频频投诉的情况下,去年9月,汉莎航空旗下奥地利航空公司因“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而被诉至法庭,法院判决该公司存在“洗绿”行为,并因此被罚款。今年3月,荷兰航空也因“误导消费者”而被指“洗绿”。今年4月30日,针对类似宣传手段,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声明,表示将对欧洲20家航空公司发起“反洗绿”调查。(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美国能源部宣布将出售近100万桶汽油储备
5月22日,拜登政府周二表示,将从美国东北部储备库中,释放100万桶汽油,以帮助遏制今夏油价上涨。这一储备库是美国自2012年超级飓风“桑迪”之后建立的。据悉,此次出售计划将从新泽西州和缅因州的储存地点进行,并以每次10万桶的增量释出。美国能源部表示,这种做法将确保汽油能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假期)前流入当地零售商手中,并以有竞争力的价格出售。美国能源部还指出,此举旨在帮助“降低美国家庭和消费者的成本”。出售100万桶(约4200万加仑)汽油的时机窗口,是为了在夏季驾驶季开始时为驾车者提供救济。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全美汽油平均价格约为每加仑3.60美元,比一年前上涨了6美分。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近十年来美国阵亡将⼠纪念⽇(下周一)到来之际美国加油站汽油价格第二高的一年,仅次于2022年。分析人士指出,动用汽油储备,已是拜登政府当前为数不多可以独自采取的试图控制通胀的行动之一,这也是白宫在大选前迫切想要向外界展现出的姿态。(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俄罗斯决定临时恢复汽油出口
5月20日,俄罗斯政府20日晚发布消息说,政府决定暂停早些时候出台的汽油出口禁令。消息说,俄政府决定,自即日起至6月30日允许燃料生产商出口汽油,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将继续禁止汽油出口。作出这一决定缘于俄国内市场燃料供应充足,以及防止部分炼油厂因库存过剩而减少炼油量等。俄罗斯今年2月底出台法令,规定3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禁止汽油出口,以在国内需求增加时保持市场稳定。该禁令不适用于国际政府间协议(包括俄罗斯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协议)规定的供应、公民个人使用的燃料,以及为提供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而出口的燃料。(信息来源:新华网)
前四月原煤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
5月24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作为全国煤炭大省,山西今年前4个月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6923.3万吨,同比下降16.9%,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5%。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素有“煤海”之称。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3)》,截至2022年底,全国煤炭资源储量为2070.12亿吨,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约为483亿吨。连日来,在山西省朔州市平朔集团东露天矿的矿坑下,气温已超过20摄氏度,十几台重型电动挖掘机与上百台自卸卡车等重型装备正开足马力,热火朝天地进行采装、运输、排土等作业。山西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山西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依法合规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全力稳定煤炭产量,保障能源安全。据悉,2023年山西省原煤总产量137752.0万吨,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2024年山西省煤炭稳产稳供工作方案》,今年山西将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煤炭产量稳定在13亿吨左右。(信息来源:新华社)
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增长14.1%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4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4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0.1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7亿千瓦,同比增长52.4%;风电装机容量约4.6亿千瓦,同比增长20.6%。1-4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097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9小时。其中,风电78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7小时;太阳能发电37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2小时;核电2471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小时;水电785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48小时;火电1448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23小时。1-4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912亿元,同比增长5.2%。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29亿元,同比增长24.9%。(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四部门发文指出,要推动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作为可调节负荷和移动储能资源,新能源汽车可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需求响应等,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也带动了充电桩市场的快速发展。大规模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会加剧电网的负担,且新能源汽车充电往往集中在晚间用电高峰期,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产生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有序充电和储能资源利用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此外,当前新能源汽车既没有大量使用新能源电力作为能量来源,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低碳减排效果;又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可调节负荷和移动储能作用,在参与构建新型电力统方面受到较多制约。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好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汽车更多地使用新能源电力,对保障电网安全、促进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信息来源:新京报)
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开展
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是一项掌握我国生态国情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自2000年起,我国已完成四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5月23日,生态环境部宣布,今年生态环境部与中科院将联合启动开展第五次全国生态状况变化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延续历次调查评估技术框架、统筹考虑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从全国、重点区域和省域三个空间尺度,我国将开展为期两年的第五次调查评估工作。全面系统掌握不同时期我国生态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全国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功能的变化,黄河流域、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生态状况及变化情况,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布局等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供稿: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