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西方银行仍热衷化石燃料投融资

【低碳转型要闻】

西方银行仍热衷化石燃料投融资


油气市场

欧佩克、IEA调整国际油价预测

全球LNG供需处于“脆弱平衡”状态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中国中煤千万吨级矿井开工建设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


新能源市场

隆基:未来BC类电池将是晶硅电池的主流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遇阻



低碳转型要闻

西方银行仍热衷化石燃料投融资

                           

热带雨林行动网络(Rainforest Action Network)、银行追踪(BankTrack)等8家关注能源融资的机构日前发布《2024银行巨头和气候乱局》(Banking on Climate Chaos 2024)报告,对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在2016—2023年间为化石燃料行业提供投融资、贷款、债券承销等金融服务情况,并将其作为衡量银行气候表现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自2016年《巴黎协定》签署以来,以西方银行巨头为首的银行业仍在源源不断向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企业注资,虽然规模有所下降,但数额仍然不容小觑。2016—2023年,全球最大的60家银行总计向化石燃料行业提供了6.9万亿美元资金,其中3.3万亿美元主要投向化石燃料业务扩张的公司。仅2023年,这60家大型银行就提供了约7058亿美元融资,其中超过25%来自排名最前的5家美国和日本银行。2023年60家大型银行在化石燃料领域投融资规模同比下降9.4%,但仍有27家银行继续加大投融资力度。美国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是化石燃料行业最大融资方,2023年贡献了约2117亿美元,占比达30%。从总体趋势来看,2023年与燃气发电、北极油气、超深水油气项目相关的融资有所下降,但专注于液化天然气业务(LNG)的企业融资则出现增加。无独有偶,德国非政府环保组织厄吉华德(Urgewald)也发布了一份全球银行业煤炭融资情况的联合报告,通过调查全球638家银行发现,2016年以来银行业在煤炭行业进行的投融资活动有所下降,2023年煤炭融资降至约1360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20%。不过,美国大型银行仍然持续活跃于煤炭行业。美国银行是美国最大煤炭行业贷款融资银行,2023年提供融资约28亿美元,自2016年以来增长了30%;杰富瑞位居第二,是包括印度阿达尼集团在内的重煤企业的主要合作伙伴;摩根大通是美国煤炭企业第三大融资银行,2023年提供融资约18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38%;花旗约16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50%。2023年欧洲最大煤炭融资机构是巴克莱,融资规模约14亿美元,较2016年下降了32%。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油气市场


欧佩克、IEA调整国际油价预测

7月10日,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维持其对今年和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相对强劲的预测,称经济增长韧性和航空旅行将支持夏季燃料使用,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25万桶/日,2025年将增加185万桶/日。7月11日,IEA公布了最新月度原油市场报告,维持2024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大致不变,增长97万桶/日,但将2025年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修5万桶/日至98万桶/日。尽管欧佩克和IEA对石油需求增幅和见顶时间的预期存在差异,但都认为石油需求不会迅速达到峰值。而英国石油则在7月10日发布的最新年度能源展望报告中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在明年见顶,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快速增长。欧佩克、IEA等普遍预测石油需求还有一段时间才会见顶,为何英国石油预计明年需求就会见顶英国石油预计明年石油需求达峰,这是基于两个情景设计条件得出来的:一是“当前轨迹”情景,即已经制定的气候政策和碳减排承诺;二是“净零排放”情景,即严格执行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议》,大幅收紧气候政策,到本世纪中叶将世界碳排放量减少约95%。这两个情景设计能否实现是2025年石油消费达峰的关键条件。如果这两个情景设计条件达不到,英国石油预测的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达峰也就失去了基础。(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全球LNG供需处于“脆弱平衡”状态

近日,国际天然气联盟日前发布的《2024世界液化天然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经历了两年剧烈震荡后,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暂时重现平衡,但这种平衡十分脆弱,这是由于全球LNG供应国不确定性增强以及新兴经济体对LNG需求增长,导致短期备用供应持续短缺。《报告》指出,全球LNG市场目前有20个出口市场和51个进口市场,2023年,全球LNG贸易量增长2.1%,超过4.01亿吨。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LNG生产国和出口国,2023年出口量为8453万吨,较2022年的7563万吨增长11.7%;澳大利亚位居第二,2023年出口量为7956万吨;卡塔尔位居第三,2023年出口量为7822万吨;俄罗斯位居第四,2023年出口量为3136万吨。美国、俄罗斯等LNG主要供应国存在的不确定性给供应增长带来挑战。国际天然气联盟表示,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导致俄罗斯近2000万吨/年预期产能被迫“退市”。与此同时,美国暂停批准新的LNG项目,这将导致超过7000万吨/年的新产能“消失”。 国际天然气联盟预计,到2030年,全球LNG产能可能会增长到7亿吨/年以上,这主要是受新项目和在建项目推动,特别是在需求不断增长的亚洲地区。不过,目前运营中的LNG生产设施大部分由于上游天然气产量不足而被迫封存,这仍将在无形中给供应侧带来更多潜在风险。《报告》指出,2023年,约有180家公司根据定期合同参与LNG交付,其中约35%的交易是现货定价。事实上,LNG及其相关行业已不再是大公司独有的业务,参与者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中东地区大型传统油气公司如沙特阿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一直在增加对LNG的投资,并将其视为原油和煤炭的低碳替代品。国际天然气联盟表示,市场参与者数量增加、来源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持续加速等因素,推动全球LNG市场快速发展。但是,在供给侧整体紧张、新兴经济体需求增速迅猛的背景下,全球LNG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 (信息来源:国家能源报)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中国中煤千万吨级矿井开工建设

7月9日,哈密市2024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中煤新疆公司条湖一号矿井及选煤厂项目(1000万吨/年)现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24个重大项目为哈密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中,中煤新疆公司条湖一号矿井及配套选煤厂项目(1000万吨/年)和中煤哈密综合能源示范基地350兆瓦/1400兆瓦时·储能配套1400兆瓦新能源项目共计投资221亿元。条湖一号矿井及配套选煤厂项目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年,总投资147亿元,建设工期48个月,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开采,配套选煤厂采用射线智能干选+重介浅槽分选工艺,能够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类别的优质商品煤。矿井全过程各环节植入智能化理念,奋力打造安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化示范工程。中煤哈密综合能源示范基地350兆瓦/1400兆瓦时·储能配套1400兆瓦新能源项目总投资74亿元,建设工期9个月,年上网电量3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15万吨。该项目是中国中煤首个大型集中式市场化并网配储新能源项目,也是新疆目前单体最大的新能源储能项目,项目的储能一次充电量可达140万千瓦时,足以支持1400户家庭一年电力需求。(信息来源:中国中煤微信公众号)

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     

近日,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通过一个账户、两类数据、三个环节,实现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数据为基础核发绿证,为提高核发质效、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提供了支撑。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服务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积极稳妥推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近日,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核心功能开发完成并上线运行,通过一个账户、两类数据、三个环节,实现以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数据为基础核发绿证,为提高核发质效、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提供了支撑。“一个账户”,即参与交易的主体在系统中建立实名绿证账户,包含建档立卡数据、持有绿证信息、交易划转绿证信息等,成为绿证核发交易的“权威底账”。“两类数据”,即系统数据由基础数据和填报数据两类组成,基础数据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及北京、广州、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的相关系统平台实时传输,填报数据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或项目业主按需自主填报。“三个环节”,即绿证核发事前初核、事中自动比对、事后异议处理等三个环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核发工作准确可靠。系统上线后,将强效推进绿证核发全覆盖工作迈上新台阶。(信息来源:国家能源局

新能源市场


隆基:未来BC类电池将是晶硅电池的主流

近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现在,隆基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晰——全面投资BC技术,未来大量的产品会采用BC类电池技术路线。可以说,BC技术是单结电池终极技术路线,将成为未来5年内主流技术平台。隆基是全球首家实现BC技术10GW级商业化量产的企业,坚信BC技术是长期的“赢家”。未来,隆基将基于自身最好的BC核心技术,不断打造出最适合客户的场景化、功能化产品。钟宝申透露:“到2025年年底,隆基BC一代和BC二代产品合计产能将达到70GW左右。从现在开始,隆基会大规模投资BC二代产能建设,到明年会有大量BC二代产品投向市场。” 除了欧洲和中国之外,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巴基斯坦、沙特、南非等,对电力的需求上升,为光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高效的BC类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今年SNEC展会上,头部企业纷纷推出BC概念产品,这表明BC技术大势已定。钟宝申坚定地表示:“BC技术将会如同10年前隆基开发单晶RCZ技术和金刚线切割技术一样,会是一个长周期的平台技术,所有晶硅技术最终都会朝着BC方向发展。”隆基在过去BC技术研发以及商业化应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已经形成了BC技术的护城河。隆基是当前全球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也正因为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宽研窄投,隆基不断打破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已经成为晶硅单结电池(27.3%)和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4.6%)两大赛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的“双料冠军”。(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遇阻

近日,行业研究机构Cornwall Insights发布最新统计数据称,过去五年,英国规划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约有2/3未能落地,大量项目因种种原因“叫停”。英国政府设定了2035年电力领域完全脱碳、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的气候目标,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冗长的审批流程、落后的基础设施和岌岌可危的供应链正在拖慢英国绿电装机扩张的节奏,甚至危及既定气候目标。Cornwall Insights统计,2018—2023年,英国政府部门总计接收了约4000份项目许可申请,然而,其中约有63%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因各类争议要么被搁置,要么未通过政府部门许可审核,要么直接被撤销,另有部分可再生能源项目因种种原因需要修改调整。整体来看,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成功率不超过20%,大量项目中途“夭折”。有分析认为,导致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推进不顺的原因包括项目开发商投机、项目重复等。在英国政府部门对项目审批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大量可再生能源项目不得不“排大队”。上述研究机构资产和基础设施经理露西·多尔顿坦言:“许多项目申请具有投机性,增加了申请数量,拖累了符合要求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审批进度。”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英国能源公司Centrica的支持。该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已有规划但遭遇搁置的“幽灵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62吉瓦,部分可再生能源开发商甚至在还未获得土地使用许可或规划许可的时候,就开始提交项目接入电网的申请,拖慢了正常项目的审批进度。除了建设许可耗时长外,英国的电网接入流程同样备受可再生能源开发商诟病。露西·多尔顿坦言,目前,“排队”等待接入电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容量。不过,考虑到项目通过规划和获得电网连接的漫长过程,以及不符合要求的项目数量,最终连接的容量可能远低于项目数量。(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期供稿:凌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