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三部门:发布《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

【低碳转型要闻】

三部门:发布《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


油气市场

欧佩克2024全球石油展望:上调对全球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测

380亿方,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输气量将提前达到最大水平


煤炭与电力市场

首次!10%!民企力量参股核电领域带来新突破、新机遇、新前景、新动能

国家发改委:200多万亩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新能源市场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四成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




低碳转型要闻

三部门:发布《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

                           

9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为各级计量技术机构、重点排放单位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业主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和指导。《指导目录》的出台,旨在全面提升我国碳排放计量能力,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碳市场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指导目录》的亮点在于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针对火力发电、铝冶炼、水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明确了燃料消耗量、燃料发热量、原料中碳含量等关键测量参数,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设备和技术规范。这些参数和设备的精准测量,将有效解决过去碳排放数据质量偏低、测量量值缺乏溯源性或溯源链不完整、不清晰等问题,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目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精准的碳减排“行动蓝图”,助力我国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信息来源:央广网)

油气市场


欧佩克2024全球石油展望:上调对全球中长期石油需求预测

当地时间9月24日,欧佩克发布了2024年全球石油展望报告,该组织上调了对全球中长期石油需求的预测,理由是印度、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经济增长将带动需求,以及人们从传统燃料转向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的速度没有预期的那么快。欧佩克认为,石油需求增长的时间将比英国石油公司(BP)和国际能源署(IEA)等其他预测机构更长,后者认为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见顶。至于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计划,欧佩克认为由于一些国家和企业可能会对过于激进的清洁能源目标产生抵触,此外,一些全球汽车制造商也调整了他们的电气化目标,减少了对电动汽车的投入,这也可能意味着对石油的需求不会像之前预测的那样迅速下降。(信息来源:财联社)

380亿方,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输气量将提前达到最大水平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下称俄气公司),俄气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达成协议,提前将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对华输送天然气的供应量提升至合同规定的最大水平,即380亿立方米/年。声明称,双方同意增加今年12月的供应,将确保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向中国的每日天然气供应早日增加到最高合同水平,此前的目标是在2025年初。今年5月,新华社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下称《声明》)称,持续巩固中俄能源战略合作并实现高水平发展,保障两国经济和能源安全。努力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且可持续,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声明》称,根据市场原则开展石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领域合作,确保相关跨境基础设施稳定运营,确保能源运输畅通无阻。共同推进中俄两国企业落实大型能源项目,并在可再生能源、氢能和碳市场等前景领域深化合作。(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煤炭与电力市场


首次!10%!民企力量参股核电领域带来新突破、新机遇、新前景、新动能

近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今年8月国务院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都引入了民间资本,且民营企业参股比例首次提高到了10%。本次国务院新核准的五个核电项目分别是江苏徐圩一期、浙江三澳二期、山东招远一期、广东陆丰1号和2号机组、广西白龙一期,五个项目全部引入民间资本,共有10家民营企业参与,合计出资45亿元作为项目资本金,预计可带动民营企业投资超过240亿元。此次核电项目引入民资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标志性举措。核电是国家战略性领域,此次较大规模向民营企业开放,充分彰显了国家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心和意志。(信息来源:央视网)

国家发改委:200多万亩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9月24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国家持续加力支持262个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资源型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央累计安排资金约1100亿元;超过21万户矿区居民实现避险搬迁;200多万亩采煤沉陷区受损土地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最高降幅达到20%;2023年,资源枯竭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跃升至6.5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到46.8%,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各地方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十五五”时期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总体思路和相关目标任务,下一步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居民避险搬迁、产业多元化发展为重点,加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能源市场


风电装机快速增长 中国风电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9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1月份至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1.3亿千瓦,同比增长14%。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9%。另据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八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风电整机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态势趋于平缓,机组价格与2023年底持平。多家国内风电整机企业表示已经在东南亚、东欧、中亚、南美、中东等区域获得订单,并已启动与国外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未来将加速全球战略布局,加大海外客户开拓力度,提升海外订单规模。国内风电制造产业链已较为完善,主轴、铸件、叶片、塔筒等零部件国产化率已经非常高,齿轮箱、海缆、轴承等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也在加速,在供应链稳定性、制造成本等方面,国内风电整机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上相比部分海外企业更具优势。(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四成

9月26日,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截至8月底,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为12.7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比重超过40%,达到40.7%。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带动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持续较快提升,能源电力绿色转型成效显著。8月份,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的40%,同比增加534亿千瓦时,占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2/3。随着电源结构的绿色转型,越来越多电力消费需求将由非化石能源发电提供。(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

9月27日,以“低碳转型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海南举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各国要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新车总销量比例达到了18%,比去年提高了约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03.7万辆,同比增长30.9%。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但同时也还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需要坚定发展信心,加强务实合作一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二是加强政策法规标准合作,坚持全球化发展;三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