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转型要闻】 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
|
【油气市场】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我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累产突破700亿立方米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国家首个新型电力系统质检中心获批筹建 甘肃省虚拟电厂政策正式发布实施
|
|
【新能源市场】 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项目并网 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
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1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指南》提出,针对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关联性强、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国际贸易量大的产品领域,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行业,参考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消费品分类与代码》等标准要求,开展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制定。成熟一批、推进一批、持续完善,稳步有序扩大产品覆盖范围。《指南》的落地,意味着这些工业产品及上下游行业领域,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碳排放监管和核算要求,需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信息来源:证券日报)
欧佩克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当地时间11月1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布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月报预测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182万桶/日,低于上个月预测的193万桶/日的增幅。报告还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164万桶/日下调至154万桶/日,调整后的全年日均石油需求预计约为1.06亿桶。这是该组织连续第四次下调预测,欧佩克表示这一调整是根据该组织收到的今年前三季度实际数据作出的。此前,欧佩克曾在本月初发表声明说,8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决定将原定本月底到期的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措施延长至12月底。(消息来源:新京报)
我国首个商业开发页岩气田累产突破700亿立方米
11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商业开发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突破70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分布于重庆市涪陵、南川、武隆等区县境内,是我国第六大天然气田产地,2014年3月投入商业开发。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日产气量超2000万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于2012年底实现勘探突破以来,2017年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累计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保持国内单个页岩气田累产最高、单井累产最高等多项纪录,连续多年保持80亿立方米以上稳产,约占我国页岩气年产量的三分之一。(信息来源:央广网)
国家首个新型电力系统质检中心获批筹建
11月14日,记者从南方电网获悉,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国家新型电力系统数字传感及控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新型电力系统质检中心)将由南网科研院牵头筹建。这是我国首个获批的专门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设备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该中心面向全国市场,聚焦数字电力设备,作为第三方机构提供公开、独立、权威的质量检测服务,为设备办理“出生证”、“健康证”,将加快推动数字电力设备在新型电力系统规模化应用。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数字电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感知电力系统运行状态,通过精准控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扮演着“神经系统”角色。(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甘肃省虚拟电厂政策正式发布实施
11月12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式印发《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虚拟电厂、虚拟电厂运营商和聚合发、用电户这三者的概念与关系,从方案申报、方案评审、项目公示、建设管理、测试准入、接入管理几个方面对虚拟电厂建设全过程相关要求进行详细阐述,为指导和培育虚拟电厂规范化、常态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甘肃已基本建成“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需求响应”“省内+省外”融合发展的完整电力市场体系,省内现货市场领跑全国,是全国唯一一家现货市场发、用双侧经营主体“报量报价”参与的省份,也是全国第三个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虚拟电厂省级政策出台为电力市场参与经营主体注入新鲜血液,未来,甘肃电力市场将逐步进入多元主体有序、充分竞争的全新阶段。(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项目并网
11月14日,由中核汇能西藏公司投资建设的中核萨迦3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其中风电场区最高海拔为5194米,是目前全球超高海拔地区单体容量最大的风电项目。该项目是我国在风光储一体化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在新能源项目中,一般将海拔3500米的地方称为超高海拔地区。据了解,该项目光伏场区平均海拔4500米,风电场区平均海拔5000米,总装机3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0万千瓦,并配套建设1套储能系统,年平均发电量超5.7亿度,相当于每年可节约燃烧标准煤约16.4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45.3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1万吨。(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并网
11月13日,中国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该项目是全球目前位于开放海域的立体使用、分层设权、真正意义上的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部离岸8公里的开放海域,项目用海面积约1223公顷,总装机容量1吉瓦,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案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7.8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50.38万吨,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34.47万吨。同时,该项目还采用“渔光一体”开发方式,将实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立体综合开发利用,预计渔业养殖的年收益将超过2700万元人民币,进一步提升海域综合利用价值。(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达1000万辆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计体系的第一年,当年的产量仅有1.8万辆。到了2018年,年产量达到百万量级,再到2022年,年度达产超过五百万辆,直到今天,首次突破1000万辆的里程碑。十年来,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近百项鼓励政策先后出台,产品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基础设施保障也日渐完善,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市场化、产业化,到规模化、全球化,不断迈上更高台阶。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在数量上实现飞跃,更将在质量上不断突破,为全球新能源产业贡献更大的中国力量。(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