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低碳转型要闻】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油气市场

《世界能源展望2060》报告发布

乌克兰突然宣布:停止转运俄罗斯天然气


煤炭与电力市场

我国海上风电持续迅猛发展

新疆年消纳绿电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


新能源市场

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全国首台2000kW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试运行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欧盟宣布第15轮对俄制裁方案




低碳转型要闻

2024年我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近日,全国能源工作会对外宣布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来自国家能源局数据预计,2024年全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方,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从装机量看,2024年我国发电总装机约33.2亿千瓦,发电量10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其中,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新增装机的85%以上,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加快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一批基本建成投产。推进“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在河北等六省区开展风光资源普查试点,全国风电装机约5.1亿千瓦、光伏装机约8.4亿千瓦,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风电光伏跃升发展。2024年,重大水电项目有序推进。一批重大水电项目核准建设,全国水电总装机4.35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5700万千瓦。2024年,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并网发电。目前,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信息来源:新华社)

油气市场


《世界能源展望2060》报告发布

12月19日,由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能源展望2060系列报告发布会暨2025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向新而行 创领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世界能源展望2060》等报告。报告创新研究方法,更好地进行近期预测和中长期展望。根据报告,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将于2045年前达到峰值267.1亿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上升至2060年的51.8%,能源消费增速逐步放缓,到2060年为252.5亿吨标准煤,届时油气共计占比为35.7%。预计石油消费于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46.6亿吨,虽然消费重心逐步从交通领域转向工业原料领域,但在交通领域,2060年石油仍以40%左右占比保持第一交通能源地位。非化石能源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氢、CCUS、新型储能是能源转型的重要补充和保障,氢气消费于2060年超过3.4亿吨,全球氢气消费中的能源用途占比将从2023年的2%左右大幅增至2060年的近50%;CCUS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到2030、2060年,全球CCUS的二氧化碳捕集量将分别达到1.1亿、47亿吨。(消息来源:国际能源网)

乌克兰突然宣布:停止转运俄罗斯天然气

当地时间12月20日,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表示,乌克兰计划从2025年1月1日7时起停止通过其天然气运输系统向欧洲转运俄罗斯天然气。不过什梅加尔也表示,如果欧盟委员会提出请求,并符合一系列法律和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也不排除继续从俄罗斯经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可能性。另据参考消息援引埃菲社和塔斯社12月20日报道,尽管受到一些欧洲国家的压力,乌克兰仍将在2025年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合同到期后,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境运输。报道提及,乌克兰从明年1月起停止俄天然气过境的决定遭到了斯洛伐克的批评。匈牙利、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多家企业也于17日致函欧盟委员会,警告说停止俄罗斯天然气经乌克兰过境“将导致欧洲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并 “使天然气供应变得更加困难”。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煤炭与电力市场


我国海上风电持续迅猛发展

近日,2024年海洋能源发展论坛发布的《中国海洋能源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化、集群化、平价化发展新阶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达到8391万千瓦,在建海上风电近2500万千瓦,资源配置与场址招标将超过8000万千瓦,均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延续高增长态势,加速向漂浮式和机组大型化发展。2025年,全球海上风电进一步向深远海和新兴市场拓展。在全球海上风电市场,中国的表现尤为抢眼,2023年新增装机量高达980万千瓦,紧次于2021年的1567万千瓦。进入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产业持续迅猛发展,尤其是下半年,风电设备价格趋于稳定,建设成本降低,电网接入条件不断优化,海上风电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前期工作加速推进,项目审批效率提升。预计今年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将达80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将达4521万千瓦,同比增长21.5%,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疆年消纳绿电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

近日,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今年新疆消纳绿电达到106.7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为去年全年消纳规模的4.1倍,绿电消纳规模创历年新高。其中,通过绿电电力市场消纳绿电20.8亿千瓦时,为去年全年规模的4.85倍;通过绿证市场购买绿证859.4万张,折合绿电85.9亿千瓦时,为去年全年规模的4倍。新疆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风光”产业快速扩容、装机量不断攀升。截至11月底,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8696万千瓦。为了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绿电消纳,新疆不断推进绿色电力市场建设,营造绿色电力消费氛围,推动绿电消纳规模取得新突破。今年,自治区政府专题对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进行部署,明确新建硅基、铝基等高载能项目,绿电消纳比例不低于50%,其他项目不低于30%。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压实到用户,印发节能降碳绿色发展行动工作方案,引导全疆15个地州出台可再生能源消纳行动方案,因地制宜明确重点用能单位新能源消费比例,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绿电绿证交易。(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能源市场


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

12月18日,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断路器顺利合闸,标志着我国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沙戈荒”光伏项目成功并网。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是新疆第一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该项目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于2023年8月29日动工,总投资155.88亿元。中绿电若羌400万千瓦光伏项目占地面积约76平方公里,相当于1064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光伏板、光伏基桩不仅可以作为发电设备,还能作为风沙屏障,将有效截留风沙流中绝大部分的沙尘,阻沙面积达1720万平方米。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发电69亿度,可同时满足200万户家庭一年使用,相当于节约原煤208.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1.87万吨,对新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起到重要作用。(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全国首台2000kW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试运行

12月17日,全国首台2000kW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在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成功启动,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防城港码头铁路场站的货物到发量连续9年位列全国港口铁路前三,此次启用的2000kW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能够助力码头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据了解,此次机车装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最大启动牵引力510kN,最高运行速度100km/h,具备充电速度快、续航里程远、牵引功率大等特点,同时搭载先进的微机控制系统、主辅一体式牵引变流装置和微机控制的制动系统,能满足万吨级货物高负荷、长距离的调车编组等工况作业需求。按每班使用10个小时计算,2000kW纯电动机车充电费用比内燃机车燃油费用相比,预计平均每班可节约成本1400元。据统计,今年11月,防城港码头铁路货物到发量完成474.2万吨,创单月产量最高纪录,全年卸车量有望突破1000万吨大关。此次试运行,有助于验证2000kW纯电动机车在港口线路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为后续投用纯电池动力调车机车提供决策依据,更为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提供新动能。(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欧盟宣布第15轮对俄制裁方案

12月16日,欧盟宣布第15轮对俄制裁方案,首次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全面制裁”清单。针对此消息,商务部评论: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交涉和反对,一意孤行,在第15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全面制裁”清单。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中方敦促欧方从维护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大局、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出发,立即停止列单中国企业的错误做法,停止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此次制裁同样针对俄罗斯,新制裁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所谓的俄罗斯“影子舰队”,欧盟声称俄方利用这些船只来规避石油价格上限和其他贸易制裁措施。新制裁措施还将54名个人和30个实体添加到制裁名单。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欧盟对俄罗斯的第15轮制裁具有非法性质,此举危及全球能源安全,俄方将采取回应措施。(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