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国家发改委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低碳转型要闻】

国家发改委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油气市场

今年前11个月俄出口欧洲天然气总量同比增加约两成

我国再添年产能破百亿立方米大气田



煤炭与电力市场

全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左右

青海发布2025年电力交易方案



新能源市场

美国各界:提高光伏产品关税危害重重 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

世界海拔最高光伏项目在云南迪庆并网发电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中办国办:推动中重型卡车、船舶等应用新能源




低碳转型要闻

国家发改委正式设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12月27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机关司局”栏目更新显示,新设立低空司,全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司。该司是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的职能司局。具体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低空经济,是指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空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的空间范围。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也融合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还涉及无人系统、无人驾驶、芯片等多领域。据统计,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争相布局低空经济,希望依托新技术拓展新市场。(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新华社、人民网

油气市场


今年前11个月俄出口欧洲天然气总量同比增加约两成

当地时间12月25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称,今年1月至11月,俄罗斯出口欧洲国家的天然气总量较2023年同期增加18%至20%。尽管俄罗斯面临制裁压力,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仍有需求。俄罗斯今年天然气出口总量的增长是在2023年非常低的基数之上。由于乌克兰危机2022年2月全面升级,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俄罗斯2023年经管道输送至欧洲国家的天然气总量骤降55.6%至283亿立方米。依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日出口量和欧洲天然气管道运营商的统计数据估算,俄罗斯今年经管道供应欧洲的天然气有望恢复至大约320亿立方米。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前,俄乌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5年的天然气过境输送协议。协议将在今年年底到期,乌方表示不同意续约,对此俄罗斯已经做好准备经由多种渠道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消息来源:新华

我国再添年产能破百亿立方米大气田

12月25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该公司西南石油局2024年生产天然气突破100亿立方米,相当于油当量800万吨大油田,可满足274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标志着我国在四川盆地再添年产能破百亿立方米大气田。四川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达40万亿立方米,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地质条件复杂,是全球范围内极具挑战性的天然气开发区块之一。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介绍,四川盆地已获天然气探明储量7.5万亿立方米,探明率18.7%,尚属勘探早中阶段,是我国最具潜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盆地。中国石化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打造川西、川东北、川南三个“50亿立方米”产能基地,助力川渝地区千亿级天然气(页岩气)产能基地建设。(信息来源:新华社

煤炭与电力市场


全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左右

近日,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11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8%,今年前11个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3.2亿吨,同比增长1.2%;预计全年原煤产量47.6亿吨左右。今年以来,全国原煤产量小幅增加,进口煤量大幅增加,电力行业耗煤小幅增加,冶金、建材行业耗煤持续回落,化工行业耗煤适度增加。市场供需形势由年初的基本平衡逐渐向供应宽松态势转变。中长期合同制度和长协价格机制发挥了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此外,非化石能源的替代作用明显增加,煤炭消费需求增速明显回落。火电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9%,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3.8个百分点;水电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1.2%,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累计同比增长11.5%和27.8%。为适应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季节性、间歇性、波动性和煤电越来越多的调峰需要,我国将建立煤炭产能弹性管理和煤矿弹性生产机制,既主动为非化石能源发展腾出空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又有效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维护煤炭市场长周期平稳运行。(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青海发布2025年电力交易方案

12月24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2025年电力中长期交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关于交易组织,交易组织方式包括双边协商、集中交易(含集中竞价交易、滚动撮合交易和挂牌交易3种形式)。按照年度、多月、月度及月内(多日)交易开市,开展合同转让、合同变更等交易,为经营主体提供合同偏差灵活调整市场化手段。优先组织电力用户、售电公司与光伏、风电、光热发电项目开展省内绿色电力交易,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多年期绿色电力交易。(信息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新能源市场


美国各界:提高光伏产品关税危害重重 合作共赢才是人心所向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表示,明年1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晶圆征收50%关税。美国各界人士分析称,此举将加剧美国国内通胀,推高光伏产品价格,扰乱供应链。美国休斯敦大学能源研究员埃德·希尔斯认为,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产品价格上涨,而不是给本国太阳能农场和光伏企业带来好处。与此同时,美国将面临通胀飙升的压力。希尔斯进一步表示,若美国真的加征关税,打压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加拿大等国的企业,势必扰乱供应链。美国环境工程技术专家艾伦·罗茨科指出,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关系到环境可持续性,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不应该对光伏产品加征关税。事实上,合作共赢正是美国有识之士的共识。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称,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合作对于世界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世界海拔最高光伏项目在云南迪庆并网发电

12月24日,华能纳古光伏电站一期项目24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位于最高海拔超5240米的区域,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华能纳古光伏电站是华能澜沧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建设项目,位于德钦县的高寒无人区。其一期项目占地面积达1900亩,总装机规模达10万千瓦。与同海拔的高原地貌相比,华能纳古光伏电站所在的冰碛砾石堆积区岩石坚硬凹凸不平,施工难度较大,需要用液压破碎锤把较大的石块破碎成细小的石渣,再用石渣填筑石块间的空隙,将“石头山”转化为平顺的地基。该电站一期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1.58亿千瓦时,可满足约5.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每年发出的清洁电能,可节约标准煤4.7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4万吨,为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中办国办:推动中重型卡车、船舶等应用新能源

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指出,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型升级。按规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保障规划实施与生态保护要求相一致,强化交通运输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共享。完善交通运输装备能源清洁替代政策,推动中重型卡车、船舶等运输工具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快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深入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持续实施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这些措施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为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作出贡献。(信息来源:新京报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