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生态环境部明确!推动危废收集便利化、转移快捷化、监管信息化
|

|
【油气市场】 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千口大关 两大能源机构下调今年石油供应过剩预期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2024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实现营业收入31603.3亿元 同比下降11.1% 1月内蒙古动力煤平均价328.54元/吨 环比下降3.52%
|

|
【新能源市场】 突破2亿千瓦!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发电“风光”好 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下线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东北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 年可减少碳排放37.5万吨
|
生态环境部明确!推动危废收集便利化、转移快捷化、监管信息化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危险废物收集便利化、转移快捷化、监管信息化,通过深化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鼓励区域合作简化审批程序等措施,提升危险废物处理效率。同时,提出强化危险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并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提出到2026年,实现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信息来源:中国环境)
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千口大关
2月13日,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总数首次突破1000口大关。海上钻完井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技术的“三高”特点。“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钻完井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内海上年平均钻井数相比“十三五”增长60%以上。在2024年实施的海上钻井中,恩平21-4-A1H井创造了海上井深最深、水平位移最大的两项“全国之最”。中国海油以“少井高产”理念为基础,形成“井型优化、产量提高、长效稳产、剩油挖潜”4个方面的技术系列和10余项关键技术,积极应对在生产油气田稳产、低品质储量有效开发等海上油气田开发上面临的关键难题。未来,中国海上钻完井仍然面临增储上产任务艰巨、安全风险严峻、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挑战。2025年,中国海油钻完井领域将秉持创新驱动和科技领先理念,深耕少井高产,为海洋油气增储上产贡献价值。(消息来源:科技日报)
两大能源机构下调今年石油供应过剩预期
当地时间2月13日,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披露2月石油市场报告,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从此前预测的105万桶/日上调至110万桶/日,高于2024年每天87万桶的石油需求增幅。IEA表示,中国将成为今年推动全球石油需求的最大增长极,与此同时,印度和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经合组织的需求量预计将在2024年小幅增长后结构性回调。OPEC指出,受工业、建筑、农业发展需求带动,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今年将引领约130万桶/天的消费需求,主要由中国推动,此外还包括印度、中东和拉丁美洲等地。从产品看,受航空和公路交通需求支撑,航空煤油、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预计将推动石油消费增长。而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看来,由于美国和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高于先前预期、OPEC+今年4月开始增产以及全球石油需求仍然疲软,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供应过剩情况将更加严重。综合上述三大机构市场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等非经合组织国家和地区仍将是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引擎,但今年4月,OPEC+将以何等规模退出减产政策,供应量得以多大程度增长,仍是影响市场基本面的较大不确定因素。(信息来源:第一财经)
2024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实现营业收入31603.3亿元 同比下降11.1%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271.9亿元,比上年下降1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6046.4亿元,同比下降22.2%。2024年,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59096.3亿元,同比下降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收入31603.3亿元,同比下降11.1%。2024年,采矿业实现营业成本39549.3亿元,同比下降1.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业成本21120.4亿元,同比下降7.8%。(信息来源:国家统计局)
1月内蒙古动力煤平均价328.54元/吨 环比下降3.52%
近日,据内蒙古发改委消息,2025年1月,内蒙古动力煤月度平均坑口价格为328.54元/吨,与2024年12月份相比(下称环比)下降3.52%,与2024年1月份相比(下称同比)下降13.70%。其中,东部褐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28.57元/吨,环比价格持平,同比略降0.65%;鄂尔多斯地区动力煤平均坑口价格为371.00元/吨,环比价格下降9.51%,同比价格下降30.33%。1月份,内蒙古焦炭月度平均价格为1392.90元/吨,环比价格下降5.91%,同比价格下降25.71%。(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突破2亿千瓦!南方五省区新能源发电“风光”好
近日,记者从南方电网了解到,南方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建设,目前,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亿千瓦。截至目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2.02亿千瓦,占各类电源总装机36.6%,新能源作为第一大电源的地位持续稳固。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6216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2965万千瓦,生物质装机容量946万千瓦。目前,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内新能源电力渗透率最高达到56.5%,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消纳高峰期,每两度电就有超过一度来自新能源。分区域看,广西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占全区电源总装机比例近50%;云南新能源装机增速最快,“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速达到47%。(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国内首个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下线
近日,应用于“沙戈荒”地区的超大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凌风号”在吉林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成功下线。这是国内首个成功下线的12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将提升“沙戈荒”地区的能源供应能力,助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凌风号”的功率等级可实现11兆瓦至14兆瓦的柔性配置,风轮直径可拓展至超250米。以年均风速7.5米/秒计算,“凌风号”单台机组每年可发电约3800万度,比上一代机组提升了15%以上,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万吨,有效提升“沙戈荒”地区风资源利用率,成为“陆风时代”挺进“沙戈荒”大基地的“驭风利器”。(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东北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投运 年可减少碳排放37.5万吨
近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6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清原电站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青山绿水间,设计年发电量30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40亿千瓦时,能在东北电网中发挥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黑启动等功能,有效改善东北电网电源结构,有效提高辽宁乃至东北和蒙东地区风电、核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水平,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5.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5万吨。据了解,清原电站自2023年12月15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以来,清原电站机组随调随启,快速响应,抽水、发电启动成功率均为100%,已累计抽水1342次,发电1356次,抽水时长4954.18小时,发电时长4776.88小时,消纳低谷和新能源电量16.37亿千瓦时,提供系统应急和调峰电量12.46亿千瓦时,充分发挥了抽水蓄能“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的重要作用。(信息来源:中国环境)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