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三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氢能应用


【低碳转型要闻】

三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氢能应用



油气市场

巴西宣布加入“欧佩克+”

我国首个煤岩气田煤岩气累产突破30亿方



煤炭与电力市场

煤价下探至近四年低位,或受供需宽松持续影响

国网蒙东电力:特高压外送绿电至安徽、上海突破1.2亿



新能源市场

北京今年将建成千座超充站

浙江1300余个充电桩变身绿色 4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绿电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挪威发力上游开采为欧洲“加气”




低碳转型要闻

三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氢能应用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公布《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积极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是氢能应用的重点领域。《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装备支撑和技术推广取得积极进展,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氢能交通、发电、储能商业化应用模式。我国在氢能的供给端具有非常充足的储备,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制氢也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应用端还缺少大规模用氢的理想场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氢能产业的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将引导我国氢能产业做大做强,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先导加快向工业领域拓展,把我国良好制氢基础和大规模应用市场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动能,引领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走上新台阶,进一步彰显清洁低碳氢作为促进节能降碳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的意义。(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油气市场


巴西宣布加入“欧佩克+”

2月18日,巴西矿业和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西尔韦拉宣布,巴西加入由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国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的“欧佩克+”。西尔韦拉表示,“欧佩克+”是帮助巴西实现战略愿景的重要平台,加入“欧佩克+”与履行环境承诺并不矛盾,还会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欧佩克+”由12个主要欧佩克成员国以及10个主要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这些国家共同合作调节石油生产和定价。2023年11月,巴西总统府新闻办公室称巴西政府已收到“欧佩克+”发出的加入邀请。同年12月,巴西总统卢拉表示,巴西将以观察员身份加入“欧佩克+”。2月18日当日,西尔韦拉还宣布巴西将加入国际能源署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消息来源:新京报

我国首个煤岩气田煤岩气累产突破30亿方

2月19日,记者从中国石油获悉,我国首个成功开发的深层煤岩气田——中石油鄂东大吉气田煤岩气累产突破30亿方。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煤层气勘探开发示范项目,该气田2024年产量不断呈上涨趋势,年度生产煤岩气16.9亿立方米,同比增幅达79.2%。大吉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岩气资源量估算约6000亿方,先导性实验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首口煤岩气实验直井单井产量是浅层煤层气井的5到10倍。国家能源局2025年1月发布的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显示:深层煤岩气产量仅用3年时间快速提升至25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业内专家表示,从开发效果看,继致密气、页岩气之后,深层煤岩气将成为我国最现实的后续天然气上产接替资源。(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

煤炭与电力市场


煤价下探至近四年低位,或受供需宽松持续影响

2月20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平仓均价山西产报725元/吨,同比下滑22.79%,年内下跌超过40元/吨,创2021年4月份以来新低。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动力煤价从年初900元/吨以上的价格持续走低,至年末煤炭消费旺季期间已跌破800元/吨。进入2025年,煤价仍呈持续下行趋势。在动力煤供应端恢复较快影响下,市场供需偏宽松或是此次煤价下移的重要因素。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煤炭累计进口量为5.43亿吨,同比增长14.4%,创历史新高。整体来看,供给端的快速恢复对煤价形成一定压力,短期内煤价预计偏稳运行。中电联表示,考虑到3月上旬重要会议召开,预计2月底3月初产地煤矿安检力度将持续较大,煤矿整体产能利用率或难以恢复至节前水平。综合判断,短期动力煤市场将延续偏弱格局。(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国网蒙东电力:特高压外送绿电至安徽、上海突破1.2亿

2月18日,记者从国网蒙东电力获悉,蒙东地区新能源与上海市、安徽省成功达成平谷时段1.2亿千瓦时绿电外送交易。此次与安徽、上海的外送电交易横跨了东北、华北以及华东三个大区,途径内蒙古扎鲁特至山东青州、内蒙古锡盟至江苏泰州两条直流特高压通道,涉及范围之广,传输距离之长,均创蒙东电网外送之最。接下来,国网蒙东电力将持续协调各受端省份,科学制定绿电外送计划,采取“一省一策”方式制定交易方案,积极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余缺互济,提高外送通道利用率,全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新能源市场


北京今年将建成千座超充站

2月18日,《北京市加快建设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发布,围绕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业培育、绿色宜居城市建设、绿色文化涵育、绿色合作共建共享五个方面标杆引领工程,提出20多项任务措施,其中包含2025年北京将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工作要点提到,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补能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推动重点区域、单位内部和专用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建成超级充电站1000座。在2024年年底前,分布在全市15个区的65个超充站、240个超充桩已启动建设。这些超充站普遍设置不少于两个功率在360千瓦以上的超充桩,致力于实现“1秒钟充电1公里”的充电速度。这些项目建成后,可显著提高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补能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也可有效缓解部分小区因充电桩不足而导致的充电难问题。(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浙江1300余个充电桩变身绿色 40余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绿电

2月18日,记者从国网浙江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获悉,目前浙江已打造1315个“绿色充电桩”,累计投放绿色电量4037.2万千瓦时,40.71万辆新能源汽车使用了绿色电力。这些“绿色充电桩”覆盖新能源汽车快充站、公交专用充电站、商业楼宇公共充电站、机场充电站等多个业态场景。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浙江新能源汽车使用“绿色充电桩”累计充电绿色电量967.6万千瓦时。在浙江,新能源车不仅充上了绿电,还作为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助力新能源的消纳。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浙江还将新能源汽车引入辅助服务市场,通过价格信号引导车主进行小时级充电负荷转移,参与削峰辅助服务交易,充分挖掘了新能源汽车灵活调节能力,提高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曲线”与新能源“发电曲线”的匹配度,提升了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与运行效率。(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挪威发力上游开采为欧洲“加气”

近日,挪威公布最新一轮大陆架油气区块拍卖结果,向20家公司授予53个海上油气勘探许可证,将聚焦北海乃至北极等海域大陆架区域,加码油气勘探以及生产力度。自俄乌冲突爆发,挪威“接替”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天然气供应国,为满足日渐增长的欧盟天然气需求,挪威持续加码上游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业界预期认为,挪威油气生产规模或在今年再创新高。根据欧盟委员会数据,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挪威替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天然气供应国,出口天然气占到欧盟进口量的30%左右,2024年第三季度,挪威出口至欧盟的管道天然气占比达到进口总量的47%。同时,挪威也加大了对欧盟原油出口力度,原油出口量持续上涨。市场需求刺激下,近两年来,挪威油气领域新增投资刷新历史新高,同时也有大量项目宣布投产。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天然气产量达到1240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去年油气总产量达到2.4亿立方米原油当量,刷新自2009年以来的纪录,而其中绝大部分都运往欧洲国家。在欧洲能源供应危机未解、气价仍旧高企的当下,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挪威或还将继续攀登油气生产的高峰。路透社援引挪威近海航运协会数据称,2025年,油气公司在挪威运营投资规模预计达到2750亿挪威克朗,较2024年的2637亿挪威克朗出现明显增长,突破历史高点。同时,挪威开采油井数量也将在2025年创下新高。(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