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低碳转型要闻】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油气市场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纯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煤炭与电力市场

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破50亿千瓦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新能源市场

宁夏光伏发电取代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我国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美能源部:新增电力容量不足可能使2030年美停电次数翻倍




低碳转型要闻

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7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绿色金融领域首个国家标准,还牵头修订了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统一境内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以促进绿色产业支持发展。煤电、钢铁、建材、农业四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也已经在20多个省市适用。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这些金融工具为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电池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其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规模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达40.6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2.13万亿元,累计发行超过4.33万亿元。(信息来源:观点网)

油气市场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输送天然气突破1000亿立方米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自2019年北段投产、2024年全线贯通以来,日均输气量超1.1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全年用气需求,惠及沿线4亿多人口,有效保障了东三省、京津冀、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稳定供应。据悉,该管道通过与东北管网、西气东输等系统互联互通,形成“北气南下、海气登陆、西气东输、川气东送”的全国供气格局,增强了应急调峰能力。2025年上半年,通过“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进入长三角地区的天然气近157亿立方米,占该区域当前用气量的三分之一。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该管道向上海、浙江等地日供气量达6000万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长4%,缓解了华东地区夏季“气电保供”压力。(消息来源:光明网)

纯苯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7月8日9时,纯苯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鸣锣开市。当日21时,纯苯期权也将在大商所挂牌上市。纯苯期货和期权上市后,大商所上市的期货、期权产品即突破40个。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产业链上承石油和煤两大基础能源,下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产业终端产品涉及纺织、家电、汽车、建筑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纯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将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规避价格风险的“刚需工具”。企业可以通过期货工具快速、直接锁定采购或者销售价格,规避价格剧烈波动风险。同时,纯苯期货和期权的上市,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权威的“中国纯苯价格”,增强我国纯苯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提高纯苯国际贸易价格话语权。(信息来源:新华网)

煤炭与电力市场


黄河流域海拔最高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破50亿千瓦时

7月9日,黄河流域海拔最高的大型水电站青海玛尔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20.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4万吨。玛尔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上游约5000米的黄河干流上,所处地区平均海拔3300米,是黄河流域建成海拔最高水电站。自建设以来,玛尔挡水电站持续推进智慧电站建设,实现了:国内调相容量最大、电压等级最高、调相能力最强的首台(套)大型水电机组压水调相技术的落地应用,国内首个应用软件100%自主化、芯片100%国产化、操作系统100%国产化、核心知识产权100%自主可控的智能分散控制系统应用,为国内水电领域大容量机组调相运行,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和数智能源基地建设提供了技术参考。(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

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发改委表示,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即便是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等用能最高峰的时段,群众用能需求和生产生活需要都得到了有力保障。(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新能源市场


宁夏光伏发电取代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7月7日,记者从宁夏发展改革委获悉,宁国运灵武100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等陆续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宁夏第一批绿电园区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宁夏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5000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达60%,光伏发电取代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2024年以来,宁夏发展改革委将1376万千瓦绿电园区项目分批纳入新能源年度开发建设方案,第一批绿电园区506万千瓦光伏项目全面建成并网后,预计每年将提供76亿千瓦时绿电,减少煤炭消费23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信息来源:新华网)

我国最大绿色氢氨项目正式投产

7月8日,我国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一体化项目在内蒙古赤峰正式投产,项目一期年产32万吨绿色合成氨,标志着我国绿色氢氨产业从示范探索迈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赤峰绿色氢氨项目以风电、光伏为动力,通过电解水制取绿氢,同时利用可再生电力分离空气中的氮气,最终通过动态合成氨工艺将氢气与氮气转化为绿色合成氨。项目一期配套143万千瓦风电光伏及680兆瓦时储能系统,年产绿色合成氨达32万吨。按照规划,三期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达152万吨。(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美能源部:新增电力容量不足可能使2030年美停电次数翻倍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能源部当日表示,如果供应商未能在高峰需求期间增加电力容量,美国停电次数可能在五年内翻倍。美国能源部在一份关于电网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报告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关闭可靠的电力来源,到2030年停电次数可能会增加100%。报告指出,拜登政府的绿色政策是导致发电厂退役以及推迟批准替代发电厂的主要原因。报告补充称,美国电力供需缺口正在扩大,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推动更多高耗电数据中心需求的情况下。(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