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突破6.7亿吨、超462亿元 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

【低碳转型要闻】

突破6.7亿吨、超462亿元 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


油气市场

全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顺利产出

山西上半年煤层气总产量73亿立方米 创历史同期新高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中国石化首个天然气管道压差发电项目建成完工

陕西电子交易中心发文谴责省内电价违规现象


新能源市场

宁夏:上半年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

重庆:上半年新能源电量实现全额消纳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西班牙持续高温两月致逾千人死亡 局地气温可达46摄氏度




低碳转型要闻

突破6.7亿吨、超462亿元 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

                                 

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碳排放权的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市场对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降低作用显著。截至7月15日,我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6.7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462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目前,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的全国两千多家火电企业已经树立起“排放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理念。在压实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的同时,推动企业技改实现降本增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纳管的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2023年的发电的碳排放强度比2018年降低了大约8.78%,碳排放总量降低了大约2.8%,平均每年降低减排成本大约120亿到130亿元。(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油气市场


全国首批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顺利产出

7月15日,吉林省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的首批绿色甲醇产品顺利产出。首期可实现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填补了国内规模化连续生产的技术空白。作为国家首批绿电制氢就地消纳示范工程,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也是“氢动吉林”“吉氢入海”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与生物质资源,集成装备企业自研自产核心装备,首期可实现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产品将作为船用燃料销往国际市场,由于采用全程零化石能源参与技术,全生命周期碳排量较传统煤制甲醇减少近70%,首期项目年减排约6.5万吨二氧化碳。(消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山西上半年煤层气总产量73亿立方米 创历史同期新高

7月19日,记者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前6个月山西煤层气总产量达到7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7%,创历史同期产量新高。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产自煤层、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非常规天然气,其热值高于通用煤1至4倍、燃烧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其资源的开采对于减少煤矿瓦斯事故、扩大天然气供给、降低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山西是我国煤层气资源富集程度高、开发潜力大的省份,埋深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约8.31万亿立方米,占全国近1/3。近年来山西持续加大煤层气关键技术攻关,为煤层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信息来源:新华网)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中国石化首个天然气管道压差发电项目建成完工

7月14日,据中国石化消息,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山东管道宣宁线曲阜站天然气压差发电设备建设于近日完成。该项目是中国石化首个建成的天然气长输管道压差发电项目为推动长输管道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了示范样板天然气压差发电通过利用天然气调压前后的压力差使用专业设备将压力差转化为势能再转化为电能该项目可将山东管道南干线与宣宁线压力差所产生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年设计发电量达400万千瓦时投产后不仅可以降低下游管线低温冰堵的安全风险还可利用天然气压力差实现站场“零碳”发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160吨减排二氧化碳3200吨在充分满足输气站场用电的基础上剩余电量可进一步创收。(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陕西电子交易中心发文谴责省内电价违规现象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其中指出,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用户从售电公司购电的平均价格仅下降0.003元/度,部分零售用户从售电公司购电的价格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0.364元/度)。目前超过49家售电公司的售电均价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1.05倍,还有众多零售用户的购电成本高达市场均价1.1倍以上,甚至部分售电公司购销价差高达0.1元/度以上。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对上述行为予以强烈谴责,强调将加大信息披露和违规行为监控力度,逐步完善零售市场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电力用户价格分段分布情况、零售价格偏高的售电公司等信息披露力度,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新能源市场


宁夏:上半年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

7月14日,记者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宁夏新能源统调发电量达到367.59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占比34.66%,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宁夏储能保持快速增长,111.5万千瓦/287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并网,通过储能充电增发新能源电量16.2亿千瓦时,提升新能源利用率4个百分点。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宁夏持续推进储能高效利用,增发、提率两项效用均达到2024年同期约2倍。宁夏储能最大充电电力521万千瓦,最大放电电力453万千瓦,相当于15台30万千瓦火电机组顶峰能力,有效弥补电力缺口,月平均综合利用小时数98小时。宁夏是全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今年下半年,宁夏预计新增新能源装机超1700万千瓦,预计新能源总装机将达到6700万千瓦,装机占比将达到65%,这使得新能源消纳压力进一步增大。宁夏将全力提升并网管理质效,加快储能建设、提高储能利用效率,多措并举提高新能源利用率。(信息来源:新华社)

重庆:上半年新能源电量实现全额消纳

7月14日,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重庆电网累计消纳新能源电量3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25%,实现新能源全额消纳。其中,集中式光伏消纳电量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95%;分布式光伏消纳电量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9.8%。近年来在提升电网调节能力方面,针对新能源电力波动性大等特点,国网重庆电力推动抽水蓄能电站、电网侧储能电站建设,截至6月底,已建成1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成投产12个电网侧储能项目,新增调节能力140万千瓦。为确保新能源满发稳发,国网重庆电力结合重庆电网每日负荷以及新能源功率预测情况,全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新能源全额消纳;为确保新能源电量送得出,还加强新能源厂站集中区域电网薄弱环节的升级改造,持续提升线路的可靠性。(信息来源:新华社)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西班牙持续高温两月致逾千人死亡 局地气温可达46摄氏度

自今年5月中旬以来,西班牙持续遭遇高温热浪侵袭,国家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已有1180人死于高温相关疾病,死亡人数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14人,增幅超过十倍。西班牙气象局表示,今年夏季高温强度罕见,仅在过去两个月,气象部门已累计发布76次红色高温预警,而去年同期为零。高温不仅对健康造成威胁,也引发环境问题。17日,马德里自治区及其周边爆发多起野火,烧毁约3000公顷土地;全国干旱严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恶化明显。此前7月8日,加泰罗尼亚大区大火迫使1.8万居民紧急“封锁”在家,多村庄撤离,300多名消防队员支援,四名消防员受伤。专家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极端高温的频率和强度。近期一项欧洲范围内的研究显示,仅今年6月底到7月初,欧洲约有2300人因高温死亡,其中超过一半直接归因于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热浪。(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