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等认证实施规则发布

【低碳转型要闻】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等认证实施规则发布


油气市场

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福建LNG累计供气突破700亿立方米


煤炭与电力市场

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电力现货市场即将实现基本全覆盖


新能源市场

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深圳: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融合布局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美国宣布将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关税




低碳转型要闻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等认证实施规则发布

8月1日,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据新版规则和强制性产品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要求,制定对应的认证实施细则,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按照新版规则实施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此前已经颁发的有效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转换工作采取到期换证、产品变更、标准换版等自然过渡的方式完成。此次颁布新规的目的在于解决行业低价竞争、电芯安全隐患(如隔膜材料偷换导致自燃)及安全事故频发问题,适用于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含充电宝、便携式储能电源等)等产品。(信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油气市场


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油田诞生

7月3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汉油田提交的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标志着我国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油田诞生。复兴油田位于重庆市境内,处于四川盆地东南缘。四川盆地总体具有“富气少油”特征,长期以来以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而石油资源相对匮乏。该油田实现了我国西南地区页岩油“从无到有”的突破,开辟了四川盆地页岩油气勘探新领域和增储新阵地。(信息来源:光明网)

福建LNG累计供气突破700亿立方米

近日,随着最后一方天然气注入接收站外输管道,标志着中国海油湄洲湾“绿能港”(福建LNG)为我省及周边地区累计供气超700亿立方米,相当于发电近3800亿千瓦时,等效减排效应相当于种植近90万公顷森林。(信息来源:福建日报)

煤炭与电力市场


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

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连续四次创历史新高,最高达到15.08亿千瓦,较去年极值提高5700万千瓦,相当于一个福建省的用电负荷。面对迅速攀升的电力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会同各地方和重点企业提前布局,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达到1.48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组织电网企业跨经营区互济,高峰期通过闽粤直流互济、江城直流反送实现两网间320万千瓦支援电力。目前全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各地用电需求得到较好保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指导各地做好电煤产运需衔接和发电用气协调,保障一次能源供应充足稳定。持续加强各类常规电源运行管理,统筹新能源发电支撑作用和火电兜底保障作用。积极通过电力中长期合同、现货市场、应急调度等方式开展跨省跨区电力调度。(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发改委:电力现货市场即将实现基本全覆盖

8月1日,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标志性成果,其中包括电力现货市场即将实现基本全覆盖。现货市场有助于精准发现价格、实时反映和调节供需,既是电力市场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难点所在。目前,25个省内市场均已开展现货交易,其中6个实现正式运行,6个已实现连续结算运行,其他十余个省份也将在年内实现连续结算运行。这对于近期相关省份电力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统一的电力市场基础规则体系已基本建立。今后中国将持续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统一规则、破除壁垒、拓展功能、扩大规模,为保障能源安全、低碳转型、经济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能源市场


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

7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情况的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4月底,广东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超1800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装机超12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光伏装机4679.3万千瓦;核电装机1613.6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广东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带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2021年至2024年新能源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为5008.67亿元、7106.53亿元、8341.59亿元、11163.18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4.5%,营收绝对值连续三年居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首位。(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深圳: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融合布局

7月31日,深圳市发改委发布的《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提到深圳将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在于起降点建设,《方案》指出起降点建设要与现有基础设施实现“跨领域融合”。推动eVTOL起降场与新能源充换电设施(如超充站)融合布局,满足eVTOL快速充换电需求。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治理起降点与信号灯杆、路灯杆、多功能杆等路侧市政设施复合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实现低空起降点与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等信息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信息来源:华夏时报)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美国宣布将对进口铜产品征收50%关税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公告,宣布对几类进口铜产品征收关税。公告显示,将自8月1日起对进口半成品铜产品(例如铜管、铜线、铜棒、铜板和铜管)及铜密集型衍生产品(例如管件、电缆、连接器和电气元件)普遍征收50%的关税。此举旨在重塑本土制造业,试图通过高关税保护美国铜加工制造业,倒逼下游产业回流。同时,铜是国防(导弹系统、雷达)和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光伏)的关键材料,美国希望减少对智利、加拿大等铜供应国的依赖。但鉴于美国实际本土冶炼产能严重不足,精炼铜进口依存度达46%,若全面征税可能导致本土制造业成本激增30%以上,引发本土产品竞争力不足和产业链崩溃,因此难以短期替代和推进。此次美国白宫公告豁免精炼铜等初级产品,实则为保障基础原料供应稳定和安全。短期内可能导致美国本土下游企业原料成本飙升50%,大幅削弱企业竞争力,从而导致产业可能持续外迁,长期来看则可能减少对南美的依赖。(信息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