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低碳转型要闻】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发布
|

|
【油气市场】 我国中西部最大战略调峰储气库正式投运 国际能源署:今明两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
|

|
【煤炭与电力市场】 上海虚拟电厂最大响应负荷首破百万千瓦 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加速覆盖:七地率先“转正”
|

|
【新能源市场】 清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1669亿千瓦时 甘肃:全面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进入市场交易
|

|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钢铁行业排放比7年前降一半以上
|
《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发布

8月15日,《中国电力建设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中国电力建设发展指数(PCDI)从一季度的86.5上升至四季度的94.58,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全年处于较景气区间,第四季度为116.46,达到历史最高点。《报告》指出,2024年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完成投资18178亿元,同比增长13.9%,在电网工程建设投资中,特高压输电与智能电网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报告》表示,电力建设取得多项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如基于源网协同的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技术、高效一体化多端口柔性配电站成套设计关键技术等。《报告》介绍,2024年,电力建设行业创造性构建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ESG体系。《报告》展望,“十五五”期间,我国电源与电网建设呈现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进态势。电力建设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通过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产业链升级等措施,将不断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我国中西部最大战略调峰储气库正式投运
8月14日,记者从中国石油长庆油田获悉,位于陕西榆林的榆37储气库集注站压缩机近日开始注气,标志着中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天然气“调峰+战略”储气库正式投运。榆37储气库是国家天然气基础建设重点工程,承担着国家天然气战略储备、冬季调峰的重要功能。其投运完善了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提升了天然气管网储气调峰和应急保障能力,对保障京津冀地区和陕西省民生用气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榆37储气库总体部署37口注采井、1座集注站、1条双向输气管道、1座生产保障点等8项配套工程,设计总库容97.2亿立方米,工作气量27亿立方米。在夏、秋等用气淡季,储存长庆气区的天然气,最高每天可注气1700万立方米,在冬季高峰供气期可实现日采3000万立方米,可满足下游京津冀地区和陕西省内6000万户家庭使用,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库容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地下粮仓”。(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国际能源署:今明两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远超需求
8月13日,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预计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速将远超需求增速,可能导致市场进一步失衡。报告称,由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再度增产,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量增速为日均250万桶,较上月估值增加日均37万桶,2026年增速为日均190万桶,较上月估值增加日均62万桶。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日均68万桶,较上月估值下调日均2万桶,2026年增速为日均70万桶。报告还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一再被下调,总计下调日均35万桶。(信息来源:新华网)
上海虚拟电厂最大响应负荷首破百万千瓦
8月14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成功实施百万级虚拟电厂需求响应专项调用,本次调用聚合全市包含数据中心、楼宇空调、充换电等多类特色资源在内的47家虚拟电厂运营商,实测最大响应负荷首次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16.27万千瓦,创下上海虚拟电厂实测调用新纪录。在当日气温直逼35℃的高负荷压力下,此次调用为保障上海电网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支撑。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调用中,上海还首次开展了规模化车网双向互动实测应用,引导新能源汽车通过V2G充电桩向电网反向放电,此次V2G响应贡献了0.26万千瓦。随着上海加速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虚拟电厂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常态化应用”。截至2025年8月,上海虚拟电厂管理中心接入49家虚拟电厂运营商,总申报可调能力达203.24万千瓦,较2024年底大幅提升81.17%。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25次专项实测,成功开展国内首次无功需求响应、首次算电协同跨域调度,实施秒级调节车网互动、楼宇空调资源技术链路验证。这些实践不仅提升了虚拟电厂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也为全国虚拟电厂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信息来源:中国能源网)
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加速覆盖:七地率先“转正”
近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省能源局、浙江能监办发布《关于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转正式运行的通知》,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这是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一个缩影。2025年已经成为电力现货市场发展的关键年份。继蒙西、湖北在今年2月和6月“转正”之后,浙江成为今年又一个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地区。这也意味着,截至目前,山西、广东、山东、甘肃、蒙西、湖北和浙江7个电力现货市场已相继转入正式运行。这一进展与《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的规划高度契合。该通知要求在2025年年底前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明确了20个省区的电力现货市场运行时间表。过去几年,现货试点省份的成功运行提供了可行性经验和样本,叠加“394号文”的出台为这一进程设定了明确的时间表,有效推动了各地现货市场的落地实施。(信息来源:中国经营报)
清江梯级电站累计发电1669亿千瓦时
8月14日,记者从三峡集团获悉,截至2025年7月底,清江梯级电站累计输送绿色电能1669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煤约5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13000万吨。全长423公里的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北恩施利川,至宜都市陆城街道注入长江。清江众多支流由南自北,源源不断汇入干流,年均流量约141亿立方米,形成优质丰富的水能资源。由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座大型水电站组成的清江梯级电站,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总装机容量达332.2万千瓦,是目前我国中东部地区除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外最大的水力发电基地,在华中电网发挥着骨干调峰调频作用。(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甘肃:全面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进入市场交易
8月12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的《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光热发电等所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新能源项目可依规报量报价参与交易,也可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钢铁行业排放比7年前降一半以上
8月11日,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获悉:截至今年7月,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14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已累计投入超低排放改造资金超3000亿元,计划到今年底,改造覆盖80%的产能。钢铁行业排放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环保绩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本期供稿:李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