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每周低碳新闻  >>  正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宁德发布其全球首份储能专题报告

【低碳转型要闻】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宁德发布其全球首份储能专题报告


油气市场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

中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累产气突破千亿立方米


煤炭与电力市场

湖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枢纽工程通过验收


新能源市场

新能源成为新疆发电量增长第一动力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运行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突发!韩国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低碳转型要闻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在宁德发布其全球首份储能专题报告

                                 

9月17日,在宁德市召开的2025世界储能大会上,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在去年发布的简版基础上,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其首份储能专题研究报告完整版——《光伏与储能助力能源转型》。报告从技术和成本两个角度梳理了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并研判了未来储能产业的发展趋势。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在全球储能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型储能应用市场,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40%以上,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报告中提到,全球储能分类中,锂离子电池和抽水蓄能仍是目前最具经济性的两类储能技术。同时报告建议,应将储能纳入到电网顶层规划和设计中,并加大对全球储能和电网的投资力度。(信息来源:IT之家)

油气市场


超百万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试产最高纪录刷新

9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获悉,位于四川盆地的中国石化资阳页岩气田的两口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产量纪录。此次刷新纪录的其中一口井测试日产气量达到140.7万立方米,开发气藏为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系,是全球实现规模勘探最古老的页岩层系,也是一种新类型页岩气。这些高产井都位于地下4500米以深的区域,属于超深层页岩气勘探范围。现在试产成功大大拓展了我国页岩气的开发空间和资源潜力。(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累产气突破千亿立方米

9月17日,中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达1000.4亿立方米,成为中国首个累产气量超千亿方的页岩气田。数据显示,1000亿立方米页岩气可满足日均用气量1立方米的家庭2.6亿户(约8.1亿人)一年的用气量,带动地区GDP增长8610亿元人民币,创造全产业链就业岗位约450万个,对地区就业的贡献率约为7.5%,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据悉,2025年底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年产量将突破160亿立方米,占中国页岩气年产量约60%,为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提供坚实能源保障。(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煤炭与电力市场


湖南电力现货市场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

近日,湖南电力现货市场顺利完成整月结算试运行,首次实现3.5万零售主体和16.3万电力用户以“报量不报价”方式直接参与现货市场,标志着湖南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及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新突破。为确保此次整月结算试运行顺利开展,湖南电力交易中心构建“常态化、精细化、高效化”的现货结算基础数据监控体系,实现全时段紧盯、全要素监控、全链条协同,严格管控,保障现货“日清月结”过程中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该中心全月累计完成数据交互传输521.68万条,支撑现货电量结算约82.59亿千瓦时,缩短了线下人工核对及异常处理时间,显著提升了交易和营销异常数据的定位及核对分析能力,将异常处理速度提高50%,充分验证了该平台的计量结算能力。(信息来源:国家电力报)

西北首座百万千瓦级抽蓄电站枢纽工程通过验收

近日,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通过专项验收,将为保障西北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电站装机容量1200兆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300兆瓦立轴单级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电站属一等大(1)型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和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截至2025年8月31日,电站4台机组单机运行时间均已超过4300小时,累计机组发电量和抽水电量分别为28.94亿千瓦时和35.30亿千瓦时,电站综合循环效率达81.13%。目前,枢纽建筑物、金属结构及机电设备运行总体正常。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首座投产发电的抽水蓄能电站,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双向、双倍调节能力达240万千瓦,每年可促进风、光等清洁能源消纳超过26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耗16.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6万吨,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同时,对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信息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新能源市场


新能源成为新疆发电量增长第一动力

截至9月15日,新疆电网新能源发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达100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2%。新能源发电量的增幅是总发电量增幅的逾5倍,已成为新疆发电量增长的第一动力,体现出新疆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数据显示,在1009.4亿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中,光伏发电达41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2%;风电发电达5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新疆已建成哈密、昌吉、乌鲁木齐等5个千万千瓦级和10余个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截至8月底,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累计达1.29亿千瓦,约占电源总装机的60%,装机规模稳居全国前列,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信息来源:新华社)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陆上风电项目正式运行

近日,我国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共采用150台10兆瓦风电机组,成为国内最大的陆上风电“巨人方阵”。项目所使用的风机创新地采用箱变侧置技术,让机组承载载荷更优化,同时采用强度更优的双轴承,让传动链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机组重量减轻5%以上。1.7米的主轴承使承载力提升20%以上,机组整体安全性能明显提升。项目全容量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发电54.4亿度,每年减少标准煤燃烧约1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98万吨。(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


突发!韩国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9月19日,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通报,该国东南部一座核电站当天发生重水泄漏事故,目前未发现辐射异常。该委员会已派遣工作人员前往事发核电站就泄漏原因展开调查。据韩联社报道,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19日报告出现重水泄漏。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估算,截至当天中午,所泄漏重水累计约265千克。现阶段,所泄漏重水均在设施内部,未外泄至核电站外,核电站外围辐射水平未发现异常。泄漏事故发生时,该机组处于例行停运检修期。负责运营该机组的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说,监测到泄漏后,立刻关闭了相关核泵。这是月城核电站今年以来报告的第二起泄漏事故。今年1月12日,月城2号机组正常运转时,储藏罐内大约29吨未经样本分析的核废液被排放入海。(信息来源:中国蓝新闻)




本期供稿:李亚茹